佛陀降生及出家
佛陀的家世
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有一条恒河的支流,名罗泊提河。古印度时在河谷两岸,散布了十个释迦族的小城邦,其中位于河东的迦毗罗卫城,由于政治修明,最为强大,成为他们当中的盟主。
因为古印度社会阶级制度很森严,释迦族属高贵的剎帝利阶级之一,所以迦毗罗卫城和邻近的拘利城的释迦族人互通婚嫁,以保持血统的纯净。
佛陀的降生
佛陀诞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相当于中国的周襄王三十年〉的四月初八日,父亲是迦毗罗卫城的城主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城公主。夫人临分娩时依照俗例,要返回娘家拘利城去。途中经过蓝毗尼园,她看见一棵无忧树,花朵盛放,正想伸手采摘,太子便诞生了。
摩耶夫人那时年过四十,身体衰弱,生了太子七天后便去世。从此,她的妹妹波阇波提夫便负起了抚育太子的责任。
净饭王晚年得子,后继有人,心中很欢喜,于是和有德望的婆罗门商议,为太子取名乔达摩·悉达多。
其时,有一位隐居的修道者阿私陀,到来为太子占相,预言太子将来,若是在家,便成为转轮圣王;若是出家,必为觉者。净饭王闻说,不禁愁恼,深恐儿子他日会出家。
童年的生活
太子由七岁开始,每天须研习经典;年纪稍长,又要学习骑、射、剑击等武艺。他虽然于文、武二途都渐渐得到很高的造诣,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思索人生的奥秘:
生命从何而来?
人生真正的目的是甚么?
生命的尽头有没有归宿?
这些人生问题,就算哲学家也不易解答,年轻的悉达多太子自然也难免迷惘起来。
有一天,净饭王携太子到郊外游览。太子看到农人们在田中耕种,烈日晒背,满身泥浆,十分辛苦;耕牛拖着笨重的犁耙,弄得皮破血流,行动稍慢即遭鞭打;在翻开的泥土中,有些小虫受了伤,小鸟看到,便飞下来争啄。
在大自然里,万物弱肉强食。小虫死,小鸟得而生存。生和死,互相依附。每个生命都是极短暂的,最后更不免要死亡。
悉达多太子在绿油油的树荫下端坐默思,慈悯的心顿生,而厌患世间的意念也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太子的婚姻
随着岁月的消逝,净饭王由于年迈力衰,希望太子能继承王位,又忧心阿私陀的预言实现,所以在太子十九岁的时候,便替他娶了聪明贤淑,端丽无双的拘利城的公主耶输陀罗为妃。
奢华的生活
父王为太子筑了寒、暑、温、三时的宫殿和美丽的花园,又挑选了不少宫娥彩女来侍候他,希望透过奢华的生活享受使他不要生起出家的念头。
欢乐的日子,如行云流水般过去。但这并不是太子所要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
毅然出家
稍后,太子得到父王的同意,带着待从出游,在东门看见曲背贫困的老人;在南门看见痛苦呻吟的病人;在西门看见送葬中的死人,他看见了这些人生不可避免的苦难,不禁向随从说:
‘我非脱离这老、病、死的痛苦不可!’
不久,太子来到北门,遇见了一位修梵行的沙门;这时太子看见他高雅的仪容,又听到他说出自己的出家,是为求脱离老、病、死的痛苦,不禁连声赞许。
自此之后,太子渴望出家修道。就在二十九岁那年,他的儿子罗睺罗诞生了。在一个午夜,他带着侍从,跨上白马,悄悄出了王宫,向城外驰去,然后进入一座森林,割断长发,脱去服饰,换上袈裟,又遣走侍从。悉达多太子从此成为一个修道者了。
访道及悟道成佛
访求道法
太子离开森林,再继续向东南行,到毗舍离城附近拜访修道者跋伽婆。他在苦行林中,看到许多修苦行的人,用种种奇怪的方法来折磨自己的身体。他们以为只要这样做,来世便可生天,享受快乐。但是不合理的‘苦因’,又怎能得到合理的‘乐果’呢?
太子认为这种方法,决不能解脱生死,所以住了一晚,便离开了。
拒绝回宫
当净饭王听到太子已经出家的消息,心中很悲痛,立即派遣宫中亲信和大臣去追劝太子,他们远远看见太子在一棵树下端坐静思,便上前劝他回宫,太子回答说:
‘我出家,是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立志坚定,决不回宫。’
朝臣无奈,只好留下憍陈如等五人,陪伴太子学道。
婉辞让位
太子继续向南行,渡过了恒河的急流,来到摩揭陀国,在首都王舍城托钵。居民看到他的风姿,赞叹不已。
国王频婆娑罗知道了,便请他入宫相会。当国王见到他的庄严容貌,听到他的深妙哲理,大为折服,恳切地要求他留下来教化人民,而且愿以王位相让。
但太子一心寻求解脱生死之道,坚决地谢绝了国王的美意。
修持苦行
太子来到王舍城附近的一个林谷,拜访两位著名的宗教大师阿罗逻和郁陀罗,两人认为修道的方法是:应先出家,托钵为生,修习禅定。
太子留在这里好几个月,禅定境界修得很高,但对解脱生死之道,仍无所得,只好离去。
辞别以后,太子来到尼连禅河边,迦耶山的南面,会合了憍陈如等五人,便在那里同修苦行,静坐沉思。
太子每日或隔日进食一麻一米,后来还七日才进食一次,这种刻苦的生活,使他身体消瘦,皮骨相连;一直度过了六个年头。
放弃苦行
六年的苦行,仍未能解脱生死。太子无奈,只好放弃这种修行,走进尼连禅河去沐浴,洗涤身上的积垢,还接受牧牛女乳糜的供养,因此身心的健康都逐渐恢复。
随伴他的憍陈如等五人,却误会他的道念不坚,悄悄地离开他,走到波罗奈国鹿野苑去继续修他们的苦行。
降伏心魔
太子独自来到迦耶山,在一棵毕钵罗树下,敷草而坐,发誓说:
‘我若证不到无上正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他在树下静思解脱生死之道,于成道前的一个深夜,在禅定中显现魔境扰乱,魔王派遣魔女来诱惑他,又令魔兵魔将来威胁他。幸而太子的道念坚定,始终不为魔境所动摇,结果魔王不敌,便隐没了。
悟成道佛
太子降伏恶魔之后,摒除一切杂念,运用最高的智慧去思考和探索,在十二月初八日黎明,当明星照耀大地的时候,终于豁然大悟,彻见宇宙人生的真相,完成了无上正觉。此后世人尊称他为‘佛陀’。
说法及入涅槃
度化众生
世尊自三十五岁在菩提树下成佛后,直到八十岁入涅槃,在这四十多年间,从未间断为众生说法,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
佛陀化度的方针是先度凡夫小智的人,然后化度大智的人,所以说法有浅有深,使到许多众生都离苦得乐。
度五比丘
佛陀离开了迦耶山,便准备到跋伽婆。阿罗逻和郁陀罗的修道处,去引导他们走上正途;可是,三人已经先后逝世了,于是只好改往波罗奈国鹿野苑,寻找憍陈如等五位旧同伴。
这五个苦行者,还以为佛陀以前放弃苦行,是由于立志不坚,所以相约不去欢迎他。但当他们见到佛陀后,竟被他的威德所感召,立即上前恭敬礼拜,聆听佛说‘四圣谛法,终于成为著名的五比丘。
这是佛陀的第一次说法,所以叫做‘初转*轮’。也从这时开始,成立了一个雏型的佛教僧团,具足了三宝。
化三迦叶
佛陀来到摩揭陀国,一路上,不少人受到他的教化而皈依,其中有拜火教的领袖迦叶三兄弟:大哥优楼频罗迦叶,有五百徒众;二弟那提迦叶、三弟伽耶迦叶,各有二百五十徒众,合共一千人,都皈依了佛陀。这时佛陀已为远近所尊仰。
竹林精舍
频婆娑罗王知道了,带着侍臣,恭敬地迎请佛陀,虔诚皈依。并且建筑了一座竹林精舍,献给佛陀和他的弟子;这是国王皈依佛陀的第一人,也是佛教拥有寺院的开始。
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王舍城著名的外道大师舍利弗和目犍连,听到了马胜比丘所说缘起的道理后,便放弃原来的信仰,带着二百徒众,跟佛出家,后来成为佛陀的左右手。在十大弟子中,舍利弗被誉为智慧第一,目犍连被为神通第一。
祇园精舍
在憍萨罗国有一位巨商名叫须达多长者,平日喜欢救济贫苦的人,很受国人敬仰,被尊称为‘给孤独长者’。他来到王舍城受了佛陀的教诲,得益很大,于是,恳请佛陀到他的国家去,并且花了大量的家财,向祇陀太子买了一座优美的园林,建成祇园精舍,献给佛陀作为说法的道场。
国王波斯匿也率领了百官大臣,来到精舍,聆听佛陀说法,诚心皈依。
返国行化
数年后,佛陀回到祖国迦毗罗卫城探望父王,还为亲族说法。皈依的人很多,跟随他出家的有异母弟难陀、堂弟阿难陀和儿子罗睺罗等人。阿难陀后来长期随侍佛陀,被誉为多闻第一。
佛陀的姨母波阇波提也皈依了佛,成为第一个出家的女弟子。
在佛教,出家的男众叫做比丘,女的叫做比丘尼;在家的男众叫做优婆塞,女的叫做优婆夷,合称四众弟子。
入大涅槃
后来,佛陀年高八十。他离开王舍城,北行到毗舍离城,适逢饥馑,他惟有遣散了大众,只留下阿难陀一起度过雨季。这时佛陀已经有病,受了铁匠纯陀供献的食物之后,病情加剧。他来到拘尸那城的一条河流,洗了澡,上岸后在两棵娑罗树的中间,由阿难陀铺设了睡床,佛陀枕着右手,侧身而卧。这一晚,有一个外道名叫须跋陀罗求见,佛陀向他说了八正道法,收了他为最后的弟子。
这时,佛陀在弥留之际,众弟子到来探望,心中感到非常悲痛,佛陀便向他们作出最后的遗训:
‘你们不要以为失掉我,便没有导师了。我灭度后,以往所说的言教和戒律,就是你们的导师呀!’
佛陀吩咐完毕,就在西元前五四三年的二月十五日夜半,右胁而卧,入大涅槃了。
拘尸那城城主和佛陀的弟子,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他举行火化;舍利则由摩揭陀国和释迦族的八位城主请去建塔供奉。
直到现今,舍利塔还在照耀人间。(节录自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版权所有:心经开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