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善辩行者:跋达·昆达拉克萨
在马嘎塔国(Magadha)的首都王舍城,住着一位家境良好的女孩跋达(Bhadda,意译为「贤者」,古译:跋陀),是个富商的独生女。[1]她的父母将她幽禁在一栋七层楼房的顶楼,因为她的性格热情,他们担心她性意识的觉醒会为她带来麻烦。
为了自卫而犯下杀夫之罪
有一天,跋达(Bhadda)听到街上的喧哗声,她便从窗户探头出去,看到一个罪犯正要被带往刑场。他是车站的一个年轻人,后来变成窃贼,被逮到时他正在抢劫。跋达一看见他就爱上他,于是躺在床上拒绝吃饭,除非她可以和他结婚。父母亲尝试劝她别做这种傻事,但她却死心塌地。于是她那有钱的父亲便用巨款贿赂守卫,请他将此人带到楼房来。
守卫遵照指示去做,将抢匪换成当地的一个游民。富商令抢匪和女儿结婚,希望经过这次命运的突然改变之后,他能重新做人。然而婚礼之后不久,新郎开始觊觎妻子的珠宝,想将它据为己有。
因此,他对她说当被带往刑场时曾发誓,如果能逃过一死,将会供养某个山神。他促请跋达将最好的首饰全都穿戴在身上,陪他一起去山神出没的地方——一个陡峭的山顶断崖。他们来到这个「土匪崖」,国王都在这里处决罪犯,这时跋达的丈夫要求她将珠宝递给他。跋达眼见只有一条路可以脱困,于是请求丈夫准许她向他作最后的礼敬,当她拥抱他时,便顺势将他推下山崖摔得粉身碎骨。
成为最著名的辩论者之一
受到所犯下滔天大罪的煎熬,跋达(Bhadda)不想再回去过世俗生活,因为感官欲乐与财产对她来说,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而决定出家修行。
她先加入耆那教团①,当接受剃度时,头发被从根拔起,作为一种特殊的苦行。但它又再长出来,且变得很卷,因此她被称为「昆达拉克萨」(Kundalakesa,古译:军陀罗拘夷萨),意即「卷发」。
但耆那教的教法无法满足她,因此她又成为孤独的行者。她游遍印度,拜访许多心灵导师,学习他们的教法,因此得到许多宗教典籍与哲学的杰出知识。
她特别擅长辩论,很快就成为印度最著名的辩论者之一。每次进入一个城镇,她都会做一个沙堆,并插上一根红苹果树枝,宣布若有人想和她辩论,就踩上沙堆以知会她。
跋达出家的各种说法
挑战沙利子失败,加入僧团
有一天,她来到沙瓦提城(Savatthi)并再次竖起她的特殊标志。那时沙利子(Sariputta)尊者正在揭达林精舍停留,听到跋达(Bhadda)抵达,他愿意和她辩论,因此便派了几个小孩去踩踏沙堆,留下记号。于是跋达带着必胜的信心,在许多人的陪同下来到揭达林。
她向沙利子提出许多问题,而他一一回答,直到她再也问不出话为止。然后沙利子问她,第一个问题就已深深震撼跋达,即「何者为一?」她保持沉默,无法确定长老的意思。她心想,他当然不是指「上帝」、「大梵」或「无限」。那么它是什么?答案应该是「食」(ahara,具有牵引、长养、持续之意),因为一切众生都需要靠食物维生。
跋达承认失败,请沙利子告知答案,但他说除非她加入僧团,否则不会告诉她。之后,长老就送她去比库尼道场出家,几天之后,她就证得阿拉汉果。
与佛陀相遇灵鹫山,出家受戒
这是《法句经注》记载跋达(Bhadda)遇见佛法的版本,但《长老尼偈》中跋达的偈(gatha)则呈现不同的情景:
往昔仅掩一布游,
顶上拔发覆污泥,
于无暇处思有瑕,
于有瑕处见无暇。
从白昼住处出来,
于灵鹫山峰顶上,
吾见清净之佛陀,
身边伴随比库僧。
双膝跪地吾顶礼,
于彼面前礼敬彼。
「善来,跋达!」世尊说,
即为吾授具足戒。(Thig. 107-109)
在这个版本中,跋达(Bhadda)与佛陀的相遇并非发生在沙瓦提城,而是在靠近王舍城的灵鹫山,跋达接受剃度也并非依照正式的仪式程序,而是在佛陀欢迎她成为比库尼时完成。他们之间的讨论也未记载在偈中,但跋达一定很快就达到觉悟了,因为佛陀后来宣布她为比库尼中「速疾神通」(khippabhinna)第一者。
沙利子带跋达见佛陀,闻法证果
《长老尼偈注》在注解这些偈时,试图将这些偈与古老的注释传统作调和。根据这个版本,在跋达向沙利子认输之后,她礼敬他,他则带她去见佛陀。然后大师知道她的智慧已经成熟,便对她说了一个《法句经》的偈:
一首有意义及听后心获得平静的偈,
好过千首无意义且与证悟涅槃无关的偈。(Dhp.101)
听完这首偈的结语,她就达到阿拉汉果与四无碍智(patisambhida-nana)。于是请求出家,佛陀同意,遂将她送往比库尼僧团,她在那里接受正式剃度。
看见不净,闻法求出家
《譬喻经》对于跋达(Bhadda)的觉悟,又提供了另一个观点。在跋达出家成为耆那教的女尼之后,她学习该派的哲学系统。有一天,当她独自静坐思惟教理时,一条狗接近她,口中衔着一只残缺不全的人手,并把它放在她面前。当跋达看见这个场景,并注意到那只手有虫在蠕动时,心灵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在激动的状态中,她问有谁可以对她解释此事的意义。最后她找到佛教僧侣,并被带去见世尊:
之后彼教吾佛法,
有关蕴、处、界之义,[2]
大师并说不净观、
无常、苦与无我观,
从彼听闻此法义,
吾得清净之法眼。
当吾了解真实法,
便求出家与受戒。
大师于是对吾说:
「善来,跋达!」之话语。
既得出家受戒已,
吾观小溪之流水。
经由洗足之水流,
吾知生灭之过程。
然后思惟一切行,
皆同如是法尔义。
当下吾心便解脱,
漏尽无余得苦灭。
如来于是称我为,
速疾神通第一者。(Ap.ii, 3:1, vv.38-46)
最后两句提到佛陀称跋达(Bhadda)为「速疾神通第一」比库尼(bhikkhuni)(AN 1, chap.14)。这个特质和比库拔希亚(Bahiya,古译:婆醯)相当,②他在佛陀告诉他:「见惟所见,闻惟所闻,感惟所感,知惟所知。」(Ud. 1:10)时,立即证得阿拉汉果。两人证悟最高实相如此迅速与透彻,在一瞬间就从凡夫位升到阿拉汉果位。
游化北印度,宣说佛法
跋达(Bhadda)的后半生都在北印度诸国游化,宣说佛法,并指导他人亲证她所达到的解脱目标:
漏尽解脱五十年,
游化盎嘎国(Anga)、马嘎塔(Magadha)。
于下诸地行乞食:
瓦基(Vajji)、咖西(Kasi)、高沙喇(Kosala)。
彼施主乃真智者,
布施跋达一衣袍,
已植广大之福田,
因她乃是离系者。(Thig. 110-111)
原注
[1]出处:《法句经注》(针对第102-103颂),Thig. vv. 107-111与注释:Ap. ii, 3:1。见BL, 2:227-232。
[2]五蕴、十二处与十八界之定义,见三界智(Nyanatiloka)著,《佛教辞典》(Buddhist Dictionary)。(译按:五蕴是组成身心的色、受、想、行、识等蕴。十二处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处」就是生长的地方,十二处前六者是认识的机构,后六者是认识的对象。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界」就是保持自己,十八界就是十八种各有界域的界别,以三个为一组,依根、缘境、发识三和合,由认识关系而成立。)
译注
①耆那教是由尼乾陀所创,为佛陀时代「六师外道」之一。此教派主张苦行,以克服身心的束缚,而得到心的自由为目标,尤其严禁杀生,并强调舍弃所有。与佛教同为当时具有影响力的宗教,教理用语等和佛教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②婆醯(Bahiya)即是比库中「速疾神通第一」者。
版权所有:心经开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