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葫芦河后,由于天气寒冷,赶了一晚上路的玄奘又喜又累,便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摊开被褥躺下休息,石槃陀也在离玄奘五十多步的地方铺开被褥睡了。
直到这一刻,尽管困难重重,但玄奘的西行之路总算有了一个比较顺利的开头。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们的想象,也许是天生的警觉,也许是佛陀的保佑,本应熟睡的玄奘突然醒来,一睁眼,竟发现石槃陀正提着一把刀一步步向自己走来!
玄奘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一个佛家弟子,一个由自己授戒的居士,一个兢兢业业铺桥开道的称职向导,居然会在半夜对自己动了"杀心",而居士所必需遵守的五戒之中,第一条恰恰就是"不杀生"!
如果是谋财害命,石盘陀应该清楚玄奘身上根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当初又为何要帮助自己偷渡国境多此一举呢?更让玄奘觉得奇怪的是,石盘陀走了十几步,又折了回去,折回去后又再走过来。
玄奘当然不会躺着等人来谋害,当即起身,端坐原地念诵观音菩萨名号。
这当中有两个疑问:第一,石盘陀转来转去在干什么?第二,玄奘为什么要念观音菩萨名号?
从石盘陀的前后表现来看,此人明显是"信念不定、开化未深",一会儿向佛,一会儿又动了歹念。也许一开始石盘陀并没有想谋害玄奘的心思,只不过是打算借受戒为名先跟这个和尚走一段路,探探他的底细,等出了瓜州、到了没人的地方再做下一步打算;之所以犹豫不决,则可能是觉得玄奘确实不像带着财宝的僧人,加上一路上对自己也很客气,因此在犹豫到底要不要下狠心。
面对危险,玄奘既没有大喊大叫拔腿就跑,也没有心慌意乱当场求饶,而是用了一种最符合佛家弟子身份的方式--念颂观音菩萨的名号来应对。人在危急的时候往往会给最亲近最信得过的人打电话,玄奘也不例外,之所以会念颂观音菩萨的名号,很可能是出自本能,同时,念颂观音菩萨的名号能让他在最短时间里平静下来,避免因为神志荒乱而惊动石盘陀。正所谓邪不胜正,佛家弟子念颂菩萨名号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庄严、正气的事情,玄奘才想借此来震慑石盘陀,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证明,玄奘的处变不惊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石槃陀一看玄奘醒了,还如此宝相庄严的念颂佛经,马上就显得心虚、底气不足,悄悄的把刀往怀里一塞,重新回去继续睡觉。
石盘陀睡着了,可玄奘却被惊出一身冷汗,既不敢继续睡觉,又不敢有别的举动去刺激石盘陀,便只好坐在那里一直念颂观音菩萨到天明。
玄奘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害怕的时候,一个真实的玄奘,才是一个可爱的玄奘。
第二天天亮,玄奘并没有因为昨夜发生的变故而表现出丝毫的犹豫和惶恐,而是非常镇定的命令石槃陀去河边取水供自己洗漱饮用,可见玄奘对石盘陀这种出尔反尔以怨报德的行为已经反感憎恶到了极点。
石槃陀知道昨夜的举动已经被玄奘察觉,只好说:
"弟子将前途险远,又无水草,唯五烽下有水,必须夜到偷水而过,但一处被觉,即是死人。不如归还,用为安稳。"
意思是他担心路途遥远没有水源,只有五烽下面才有水,必须在夜里到前往五烽偷水,但是只要在一处被人发觉,就会立马被射杀。法师您还不如回去,才是稳妥的选择。玄奘知道石盘陀是在忽悠自己,便没有搭理他,坚持要继续西行。这时石槃陀凶相毕露,拔出刀和弓箭,自己断后,逼玄奘走在前面。玄奘不肯,二人就这么僵持当场。石槃陀没有办法只好道出实情:
"师必不达,如被擒捉,相引奈何?"
原来,石盘陀是害怕玄奘过五烽时被擒,把自己招供出来,才起了杀人灭口之心。玄奘当即发誓说,纵然我被抓去,也决不会揭发牵连到你。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石槃陀虽然曾经动过歹念,此刻也打消了谋财害命的心思。玄奘在此时表现出一个高僧的宽大胸襟,没有强留石盘陀,而是放他回去,还把自己在瓜州买的那匹马送给了他,自己则骑着那匹"瘦老赤马"孤身上路。
版权所有:心经开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