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食色相比,人对金钱的欲望,肯定不能算是与生俱来的天性。3岁的小孩,在过年的时候会伸出手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红包到手之后,就会把钱扔掉,只留下红包来玩。对他来说,尽管钱也是纸,但其色泽、样式和不能装东西的特点,都不具有吸引力。
钱对成年人就不一样了。即使智商低到只有50分,也知道钱可以换取几乎一切东西。在对人进行分类的多种标准中,钱的多少,甚至比国籍、肤色、男女、美丑等更重要。比如在说到一个富人的时候,有钱这个特点,往往会使人忽略他的钱之外的一切个人的特点。
看着每天早上熙熙攘攘上班的人群,你可以相信,这些人全都是为了那个被贬称为阿堵物的东西。对没有上百万的存款的人来说如此,对有一生都用不完的银行存款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对后者来说,虽然新赚的钱不再直接跟他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有关,却跟另外的东西有关,比如荣誉、地位或者消遣。
钱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这也许是最大的千古奇冤。钱只不过是人所制造的所有金属品或纸品中间的一种而已,却被赋予了太多的负面形象,只要是有它存在的地方,似乎都让人联想到贪婪、肮脏、黑暗甚至淫秽。很多人在摸了钱之后一定会洗手,这绝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流通过程中沾染了太多的病原体,从潜意识角度说,更因为那些与钱有关的不干净的人或事。
其实,如果要为一个公正的世界选择一个公正的标准,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钱。钱实在是天下最干净的东西。比如我至少在100个不同的商店买过香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但是,如果我在熟人开的商店买香烟,他可能少收我5毛钱,那我下次在路上见到他的时候,想着这5毛钱的好处,即使当天情绪低到海拔负几米,也要从面部肌肉中挤出一丝微笑来。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污染了钱,而不是钱污染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也许应该在心理疾病谱中增加一个诊断:无钱型人格障碍。在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如果没有重大的先天缺陷,就应该能够赚到足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银子。所谓“无钱型人格障碍”的人的特点,首先是没钱,然后就是偏执、尖刻与懒惰。所谓穷酸穷酸,说的就是这类人物。跟这类人打交道,你可以直接感觉到他们人格上的巨大的变异或者空洞。
北大教授赵元任说:物质生活水平高,不一定就精神生活水平高;但是,如果物质生活水平不高,那精神生活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这把物质与精神相互依赖的关系说得淋漓尽致。
对钱的态度,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的一部分。我们甚至可以说,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和人格,没有比看他如何赚钱和如何花钱更好的方式了。如何赚钱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见识与气魄;而如何花钱,甚至比如何赚钱能更精确地呈现其人格深处的“气味”。
曾经喜欢“粪土金钱”之类的豪言壮语。现在却觉得,一个人如果真的把金钱视为粪土,那他也会轻视其他珍贵的东西,如友谊、爱情甚至生命。金钱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尊重,而不应该被无辜地贬低。
相反的情形是,一些人把钱看得高于一切,不惜一切代价地追逐它。从深层心理学上说,他们追逐的就不是钱了,而是某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曾经缺失的爱与关注,等等。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因为替代物不过是替代物而已,如果不去寻找原物,一切努力都可能只有饮鸩止渴的后果。
极端的例子是那些被抓住的贪官。
他们获得金钱的方式本身,就可以是一种心理疾病的“症状”。深层心理学认为,他们之所以犯法,就是为了被抓住并且得到惩罚。这是自我攻击的一种变异形式。健康的人会自重自爱,不会“勾引”社会或者法律来惩罚自己。友人曾有惊人之语:凡是钱能搞定的事情,都是小事情。话说得极尽潇洒豪爽,令人敬佩。不过我还想补充一句,就是:在这个金钱的世界里,不管对有钱人还是缺钱人,都应该学会尽量不用钱去把大大小小的事情搞定;当钱归钱、事归事,两者之间有更清楚的分界线的时候,人生也会变得简单清爽一些。
版权所有:心经开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