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开示网

认识修学中的“习气”和“真功夫”

发布时间:2023-07-19 10:23:18作者:心经网
认识修学中的“习气”和“真功夫”

不少人对于佛教有信心,愿意学习,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学习佛教对于人生和社会有很多好处。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习气由重渐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有些习气和问题往往难以自觉,比如:

一、狭隘。有人不自觉地把世间的人分成三个部分,世间利益比自己优越的人、比不上自己的人、自己,第一种人正在造业,第二种人正在受果,于是只有自己,独得了圣秘,正在走向光明。

二、傲慢。有人由不了解佛教到开始了解佛教,稍有所知,喜不自胜,以为已经懂得了佛教,殊不知佛教如大海,珍宝无量无数,自己可能仅仅是见到了非常有限的一点。但是因为这点所知,生起了傲慢心,看谁都觉得愚痴可怜,无论谁说什么,和自己一样的内容,那不过是自己早已知道的,和自己的所知不一样的内容,则一律嗤之以鼻。

三、一隅之见。佛陀譬喻的盲人摸象,是众生普遍容易犯的错误。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机缘,可能学到了不同的内容,于是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互相指责。有人说唯识而有,有人立刻以缘起性空反对;有人说中道,又有人说言说非实;有人说因果不是究竟实义,又有人说因果真实不虚;有人阐述某个道理,又有人说不立文字;有人辨析某些义理,又有人说佛陀从来未曾说法;有人说需要研究经典,又有人说禅宗顿悟;有人说禅修,又有人说直指人心,无需禅定,等等。其实这些似乎互相冲突的说法都是佛陀讲过的,佛陀说法是应不同的根基而开示的, 众生的执著不同,佛陀开示的内容就不同,好比病症不同,药方就不同,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药方当成了唯一的“真理”,就会互相看到对方的“错误”。

不同的人比较倾向于接受的义理侧重点不同,因机而入的法门不同,其实都还在依执而修学的阶段中,和“实相成就”是无限遥远的。

四、缺少修证。戒定慧是修学的共通途径,由居士戒到菩萨微密之戒,由欲界定而历九次第定,由世间智慧到出世间智,再到般若智慧,圆满觉悟,戒定慧是相辅相成的,是循序渐进的,缺一不可。在戒律不精深、定力不至的情况下,所谓智慧不可能是清净智慧和菩提智慧,只能是具有分别的世间智慧。不管是哪个宗,哪个派,哪个法门,包括禅宗、净土,其实都可以依照三乘共十地、小乘四果、大乘菩萨十地等过程来衡量一下自己的情况,看看具体在哪个阶段上,以免得少以为多,未得以为得。特别是如果有人以为自己已经“明心见性”,那就应该按照修学的过程来衡量一下自己,如果缺少修学过程中的一些标志性证量,所谓“明心见性”就一定是不真实的。

五、嗔恨。有的人在遇到不同见解、不同行为,特别是不好的言行时,没有生起同体大悲,而是乐于判断别人下地狱,这和菩萨精神是有距离的。和自己不同的见解、行为,如果也是如法的,仅仅是依照与自己不同的途径,自己如果有看法,高己卑人,这就是表现了自己的我执和分别。即使看到了不好的言行,也要生起同体大悲,具有平等心,救众生即是救自己。其实很多人都对小乘初果的四相耳熟能详,甚至薄小乘厚大乘,但是往往在大多数的身、口、意中把人、我二相剖判的很清楚,正所谓言说大乘,行不及小乘。

六、我执。修学佛教不是为了名闻利养,不是为了“我”能够居高临下,俯视茫茫众生,更不是让“我”拥有给众生分配去向的权力。修学要消除我执,“我”的看法、“我”的利益、“我”的名利、“我”的地位,“我”的门户,等等。

修学的真实成就必然表现为心性上的平等、宽容、慈悲,态度上的和蔼,方法上的随机善巧,这些都不是着意而为之,是在戒定慧的修学中自然具备的,是水到渠成的。我们作为修学者,应该时时处处警觉自己的起心动念,善于反思和反省,不断发现和克服自己的粗重无明和细垢,切莫以一隅为足,止于始处,裹足不前,以为究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开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