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三之三〔国风〕
《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泆也。
〔〇氓,莫耕反,民也。《韩诗》云:“美貌。”别,彼列反。华,户花反,或音花。复,扶又反。背音佩。丧,息浪反。妃音配。风,福凤反。泆音逸。〕 【疏】“《氓》六章,章十句”至“淫,佚”。〇正义曰:言男女无别者,若“外言不入於阃,内言不出於阃”,是有别也。今交见往来,是无别也。奔诱者, 谓男子诱之,妇人奔之也。华落、色衰,一也,言颜色之衰,如华之落也。或乃困而自悔者,言当时皆相诱,色衰乃相弃,其中或有困而自悔弃丧其妃耦者,故叙此 自悔之事,以风刺其时焉。美者,美此妇人反正自悔,所以刺当时之淫泆也。“复相弃背”以上,总言当时一国之事。“或乃困而自悔”以下,叙此经所陈者,是困 而自悔之辞也。上二章说女初奔男之事,下四章言困而自悔也。“言既遂矣,至於暴矣”,是其困也。“躬自悼矣”,尽“亦已焉哉”,是自悔也。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传:氓,民也。蚩蚩,敦厚之貌。布,币也。笺云:币者,所以贸买物也。季春始蚕,孟夏卖丝。〇蚩,尺之反。贸,莫豆反。〕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笺云:匪,非。即,就也。此民非来买丝,但来就我,欲与我谋为室家也。〕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传:丘一成为顿丘。笺云:子者,男子之通称。言民诱己,己乃送之,涉淇水至此顿丘,定室家之谋,且为会期。〇顿,都寸反。称,尺证反。〕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传:愆,过也。笺云:良,善也。非我以欲过子之期,子无善媒来告期时。〇愆,起虔反,字又作“諐”。〕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传:将,原也。笺云:将,请也。民欲为近期,故语之曰:请子无怒,秋以与子为期。〇将,七羊反。语,鱼据反。〕 【疏】“氓之”至“为期”。〇毛以为,此妇人言己本见诱之时,有一民之善蚩蚩然颜色敦厚,抱布而来,云当买丝。此民於时本心非为来买丝,但来就我,欲 谋为室家之道,以买丝为辞,以来诱己。我时为男子所诱,即送此子涉淇水至於顿丘之地,与之定谋,且为会期。男子欲即於夏中以为期,己即谓之:非我欲得过子 之期,但子无善媒来告其期时,近恐难可会,故原子无怒於我,与子秋以为期。〇郑唯以“将为”、“请为”异。其以时对面与之言,宜为请。〇传:“氓,民”至 “布,币”。〇正义曰:氓、民之一名,对文则异,故《遂人》注云:“变民言甿,异内外也。甿,犹懵懵无知貌。”是其别也。其实通,故下笺云“言民诱己”, 是也。《论语》及《灵台》注皆云:“民者,冥也。”此妇人见弃,乃追本男子诱己之时,己所未识,故以悠悠天子之民言之,不取於冥与无知。既求谋己与之相 识,故以男子之通称言之,“送子涉淇”、“将子无怒”是也。既因有廉耻之心,以君子所近而讬号之,“以望复关”是也。以妇人号夫为君子,是其常称,故传 曰:“复关,君子之所近。”又因男子告己云“尔卜尔筮”,己亦答之云“以尔车来”也。三章言士、女者,时贤者所言,非男女相谓也。士者,亦男子之大号,因 贤者所言,故四章言“士贰其行”也。以蚩蚩言民之状,故云“敦厚貌”。谓颜色敦厚,己所以悦之。《外府》注云:“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於水 泉,其流行无不遍。”《檀弓》注云:“古者谓钱为泉布,所以通布货财。泉亦为布也。”知此布非泉,而言币者,以言抱之,则宜为币,泉则不宜抱之也。《载 师》郑司农云:“里布者,布参印书,广二寸,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引《诗》云“‘抱布贸丝’,抱此布也”。司农之言,事无所出,故郑易之云“罚以一里 二十五家之泉”也。此布币谓丝麻布帛之布。币者,布帛之名,故《鹿鸣》云“实币帛筐篚”,是也。〇笺:“季春”至“卖丝”。〇正义曰:《月令》季春云: “后妃齐戒以劝蚕事。”是季春始蚕。孟夏云:“蚕事既毕,分茧称丝。”是孟夏有丝卖之也。欲明此妇人见诱之时节,故言卖丝之早晚。以男子既欲为近期,女子 请之至秋,明近期不过夏末,则卖丝是孟夏也。〇传:“丘一成为顿丘”。〇正义曰:《释丘》云:“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三成为昆仑丘。”孙炎曰:“形 如覆敦。敦器似盂。”郭璞曰:“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又云:“如覆敦者敦丘。”孙炎曰:“丘一成之形象也。”郭璞曰:“敦,盂也,音 顿。”与此字异音同。〇笺:“子者”至“会期”。〇正义曰:子者,有德之名。此男子非能有德,直以子者男子之通称,故谓之为子也。上云“来即我谋”,男就 女来与之谋也。今此送之,故知至此顿丘定室家之谋。又下云“匪我愆期”,则男子於此与之设期也,故知且为会期。言且者,兼二事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垝,毁也。复关,君子所近也。笺云:前既与民以秋为期,期至,故登毁垣,乡其所近而望之,犹有廉耻之心,故因复关以讬号民,云此时始秋也。〇垝,俱毁反。垣音袁。所近,附近之近。乡,许亮反,本又作“向”。〕 【疏】传“复关,君子所近”。〇正义曰:复关者,非人之名号,而妇人望之,故知君子所近之地。笺又申之犹有廉耻之心,故因其近复关以讬号此民,故下云 “不见复关”、“既见复关”,皆号此民为复关。又知此时始秋者,上云“秋以为期”。下四章“桑之落矣”为季秋,三章“桑之未落”为仲秋,故知此时始秋也。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传:言其有一心乎君子,故能自悔。笺云:用心专者怨必深。〇涟音连,泣貌。〕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笺云:则笑则言,喜之甚。〕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传:龟曰卜。蓍曰筮。体,兆卦之体。笺云:尔,女也。复关既见此妇人,告之曰:我卜女筮,女宜为室家矣。兆卦之繇,无凶咨之辞,言其皆吉,又诱定之。〇筮,市制反。体如字,卦兆之体也,《韩诗》作“履”。履,幸也。咎,其九反。蓍音尸。繇,直又反,卦兆之辞也。〕 【疏】传“体,兆卦之体”。笺“兆卦”至“定之”。〇正义曰:传以经卜、筮并言,故兼云“兆卦之体”谓龟兆、筮卦也。《左传》云:“其繇曰:‘一薰一 莸,十年尚犹有臭。’”是龟之繇。《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是卦之繇也。二者皆有繇辞。此男子实不卜筮,而言皆吉无凶咎者,又诱以定之。前因贸丝 以诱之,今复言卜筮以诱之,故言又也。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迁,徙也。笺云:女,女复关也。信其卜筮皆吉,故答之曰:径以女车来迎我,我以所有财迁徙就女也。〇贿,呼罪反。径,经定反。〕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桑,女功之所起。沃若,犹沃沃 然。鸠,鹘鸠也。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耽,乐也。女与士耽则伤礼义。笺云:桑之未落,谓其时仲秋也。於是时,国之贤者刺此妇人见诱,故于嗟而戒之。鸠以 非时食葚,犹女子嫁不以礼,耽非礼之乐。〇沃,如字,徐於缚反。葚,本又作“椹”,音甚,桑实也。耽,都南反。鹘音骨。乐音洛,下同。〕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笺云:说,解也。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至於妇人无外事,维以贞信为节。〇行,下孟反。〕 【疏】“桑之”至“不可说”。〇毛以为,桑之未落之时,其叶则沃沃然盛,以兴己色未衰之时,其貌亦灼灼然美。君子则好乐於己,己与之耽乐。时贤者见己 为夫所宠,非礼耽乐,故吁嗟而戒己,言“吁嗟鸠兮,无食桑椹”,犹“吁嗟女兮,无与士耽”。然鸠食桑椹过时则醉而伤其性,女与士耽过度则淫而伤礼义。然耽 虽士、女所同,而女思於男,故言士之耽兮,尚可解说,女之耽兮,则不可解说。己时为夫所宠,不听其言,今见弃背,乃思而自悔。〇郑以为,男子既秋来见己, 己使之取车。男子既去,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仲秋之时。国之贤者刺己见诱,故言:吁嗟鸠兮,无得非时食椹;吁嗟女兮,无得非礼与士耽。士之耽兮,尚可解 说,女之耽兮,则不可解说。已时不用其言,至季秋乘车而从之,故今思而自悔。〇传:“桑女”至“礼义”。〇正义曰:言桑者,女功之所起,故此女取桑落与未 落,以兴己色之盛衰。毛氏之说,《诗》未有为记时者,明此以为兴也。言“鸠,鹘鸠”者,《释鸟》云:“鹘鸠,鹘鸼。”某氏曰:“《春秋》云‘鹘鸠氏司 事’,春来冬去。”孙炎曰:“一名鸣鸠。”《月令》云:“鸣鸠拂其羽。”郭璞曰:“似山鹊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宛彼鸣鸠”,亦此鸠也。陆机云: “班鸠也。”《尔雅》鸠类非一,知此是鹘鸠者,以鹘鸠冬始去,今秋见之,以为喻,故知非馀鸠也。鸠食椹过时者,谓食之过多,故醉而伤其性。经直言“无食桑 椹”,而云“过时”者,以“与士耽”相对。耽者过礼之乐,则如食桑椹过时矣。女与士耽以过礼,故为伤礼义,则时贤者戒女之过礼,谓己为君子所宠过度,不谓 非礼之嫁为耽也。〇笺:“桑之”至“之乐”。〇正义曰:以上章初秋云“以尔车来”,始令男子取车,下章季秋云“渐车帷裳”,谓始適夫家,则桑之未落为仲秋 明矣。言“士”、“女”则非自相谓之辞,故知国之贤者刺其见诱而戒之。其时仲秋则无椹,贤者禁鸠食之,由当时无也。假有而食之,为非时。以非时之食椹,以 兴非礼之行嫁,故云耽非礼之乐。《郑志》张逸问:“笺云‘耽非礼之乐’,《小雅》云‘和乐且耽’,何谓也?”答曰:“礼乐者,五声八音之谓也。《小雅》亦 言过礼之盛。和乐,过礼之言也。燕乐嘉宾过厚,贤也。不以礼耽者,非礼之名,故此禁女为之。《小雅》论燕乐,言作乐过礼,以见厚意,故亦言耽,而文连和乐 也。”〇笺:“士有”至“为节”。〇正义曰:士有大功则掩小过,故云可以功过相除。齐桓、晋文皆杀亲戚篡国而立,终能建立高勋於周世,是以功除过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传:陨,惰也。汤汤,水盛貌。 帷裳,妇人之车也。笺云:桑之落矣,谓其时季秋也。复关以此时车来迎已。徂,往也。我自是往之女家。女家乏穀食巳三岁,贫矣。言此者,明己之悔,不以女今 贫故也。帏裳,童容也。我乃渡深水,至渐车童容,犹冒此难而往,又明己专心於女。〇陨,韵谨反。汤音伤。渐,子廉反,注同,渍也,湿也。帷,位悲反。隋字 又作“堕”,唐果反。冒音墨。难,乃旦反。〕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传:爽,差也。笺云:我心於女,故无差贰,而复关之行有二意。〇行,下孟反,注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传:极,中也。〕 【疏】“桑之”至“其德”。〇毛以为,桑之落矣之时,其叶黄而陨坠,以兴妇人年之老矣之时,其色衰而彫落。时君子则弃己,使无自以讬,故追说见薄之 渐。言自我往尔男子之家,三岁之后,贫於衣食而见困苦,已不得其志。悔己本为所诱,涉汤汤之淇水,而渐车之帷裳而往,今乃见弃,所以自悔也。既追悔本之见 诱,而又怨之,言我心於汝男子也不为差贰,而士何谓二三其行於已也?士也行无中正,故二三其德,及年老而弃已,所以怨也。〇郑以为,妇人言已本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之时,当季秋之月,我往之尔家。自我往汝家时,已闻汝家三岁以来乏於穀食,已贫矣。我不以汝贫之故,犹涉此汤汤之淇水,渐车之帷裳,冒难而来。言 已专心於汝如是。今而见弃,所以悔也。馀同。〇传:“帷裳,妇人之车”。〇正义曰:传以大夫之车立乘,有盖无帏裳。此言帷裳者,妇人之车故也。传於上章以 桑为女功所起为兴此,桑落黄陨亦兴也。其黄而陨既兴颜色之衰,则食贫在已衰之后。言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谓至夫家三岁之后,始贫乏於衣食,渐不得志,乃追 悔本冒渐车之难而来也。故王肃曰:“言其色黄而陨坠也。”妇人不慎其行,至於色衰无以自讬。我往之汝家,从华落色衰以来,三岁食贫矣。贫者乏食,饥而不 充,喻不得志也。〇笺:“桑之”至“於女”。〇正义曰:《月令》季秋草木黄落,故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其时季秋也。上使“以尔车来”,不见其迎之事,此 言渐车涉水,是始往夫家,故知复关以此时车来迎已也。此始乡夫家。已言“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故以为自我往之汝家之时,汝家乏穀食已三岁,贫矣,我犹渡 水而来。此妇人但当悔其来耳。而言穀食先贫者,於时君子家贫,恩意之情遇已渐薄,已遭困苦,所以悔。言已先知此贫而来,明已之悔不以汝今贫之故,直以二三 其德,恩意疏薄故耳。帏裳一名童容,故《巾车》云:重翟、厌翟、安车皆有容盖。郑司农云:“容谓襜车,山东谓之裳帏,或曰童容。”以帏障车之傍,如裳以为 容饰,故或谓之帏裳,或谓之童容。其上有盖,四傍垂而下,谓之襜,故《杂记》曰:“其輤有裧。”注云:“裧谓鳖甲边缘”,是也。然则童容与襜别。司农云: “谓襜车者,以有童容,上必有襜,故谓之为襜车也。”此唯妇人之车饰为然,故《士昏礼》云“妇车亦如之,有襜”,是也。帏裳在傍,渡水则湿,言已虽知汝 贫,犹尚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明已专心於汝,故责复关有二意也。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笺云:靡,无也。无居室之劳,言不以妇事见困苦。有舅姑曰妇。〕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笺云:无有朝者,常早起夜卧,非一朝然。言已亦不解惰。〇解音懈。〕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笺云:言,我也。遂犹久也。我既久矣,谓三岁之后,见遇浸薄,乃至见酷暴。〇浸,子鸩反。〕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传:咥咥然笑。笺云:兄弟在家,不知我之见酷暴。若其知之,则咥咥然笑我。〇咥,许意反,又音熙,笑也。又一音许四反,《说文》云:“大笑也”,虚记反,又大结反。〕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传:悼,伤也。笺云:静,安。躬,身也。我安思君子之遇已无终,则身自哀伤。〕 【疏】“三岁”至“悼矣”。〇正义曰:妇人追说已初至夫家,三岁为妇之时,颜色未衰,为夫所爱,无室家之劳,谓夫不以室家妇事以劳於己。时夫虽如此, 己犹不恃宠自安,常自早起夜卧,无有一朝一夕而自解惰。我已三岁之后,在夫家久矣,渐见疏薄,乃至於酷暴矣。我兄弟不知我之见遇如此,若其知之,则咥咥然 其笑我矣。我既本为夫所诱,遇己不终,安静而思之,身自哀伤矣。〇笺:“有舅姑曰妇”。〇正义曰:《公羊传》曰:“称妇,有姑之辞。”传以国君无父,故云 有姑。其实妇亦对舅,故《士昏礼》云“赞见妇於舅姑”,是也。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笺云:及,与也。我欲与女俱至於老,老乎汝反薄我,使我怨也。〕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传:泮,坡也。笺云:泮读为畔。畔,涯也。言淇与隰皆有厓岸,以自拱持。 今君子放恣心意,曾无所拘制。〇泮音判。坡本亦作“陂”,北皮反。《泽陂》诗传云:“障也。”吕忱北髲反,云:“陂,阪也,亦所以为隰之限域也。”本或作 “破”字,未详。观王述意,似作“破拱”,俱勇反,本又作“共”,音同。〕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传:总角,结发也。晏晏,和柔也。〕 信誓旦旦,
〔传:信誓旦旦然。笺云:我为童女未笄结发宴然之时,女与我言笑晏晏然而和柔,我其以信,相誓旦旦尔。言其恳恻款诚。〇宴,如字。本或作“丱”者,非。旦,《说文》作“{且/心}{且/心}”。恳,起很反。恻,本亦作“{则/心}”,楚力反。〕不思其反。
〔笺云:反,复也。今老而使我怨,曾不念复其前言。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笺云:已焉哉,谓此不可奈何,死生自决之辞。〕 【疏】“及尔”至“已焉哉”。〇正义曰:言男子本谓已云:与汝为夫妇,俱至於老,不相弃背。何谓今我既老,反薄我,使我怨?何不念其前言也?然淇则有 岸,隰则有泮,以自拱持。今君子反薄而弃己,放恣心意,曾无所拘制。言淇隰之不如。本我总角之宴然幼稚之时,君子与已言笑晏晏然和柔而相亲,与已为信誓, 许偕至於老者,旦旦然恳恻款诚如是。及今老而使我怨,是曾不思念复其前言,而弃薄我。我反复是君子不思前言之事,则我亦已焉哉,无可奈何。〇笺:“我欲” 至“我怨”。〇正义曰:以下云“不思其反”,责其不念前言,则男子之初与妇人有期约矣,则此“及尔偕老”,男子之辞,故笺述之云:我欲与汝俱至於老,老乎 汝反薄我,使我怨也。言反薄我,明“及尔偕老”,男子之言也。老者,以华落色衰为老,未必大老也。〇传:“泮,坡”。笺“泮读”至“拘制”。〇正义曰:以 隰者下湿,犹如泽,故以泮为陂。《泽陂》传云“陂,泽障”,是也。笺以泮不训为陂,故读为畔,以申传也。但毛氏於《诗》无易字者,故笺易之,其义犹不异於 传也。畔者,水厓之名,以经云“有岸”、“有泮”,明君子之无也,故云今君子放恣心意,曾无所拘制,则非君子。〇传:“总角”至“旦旦然”。〇正义曰: 《甫田》云:“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是男子裛角未冠,则妇人裛角未笄也。故笺云“我为童女未笄”,《内则》亦云:“男女未冠笄者,总角,衿 缨。”以无笄,直结其发,聚之为两角,故《内则》注云:“故发结之。”《甫田》传云:“总角,聚两髦也。”《释训》云:“晏晏,柔也。”故此云:“晏晏, 和柔。”又曰:“晏晏,旦旦,悔爽忒也。”谓此妇人恨夫差贰其心,变本言信,故言此晏晏、旦旦而自悔。解言此之意,非训此字也。定本云“旦旦”犹“怛 怛”。〇笺:“我为”至“款诚”。〇正义曰:笺言结发宴然之时,解经“总角之宴”。经有作“丱”者,因《甫田》“总角丱兮”,而误也,定本作“宴”。传直 云“信誓旦旦然”,不解旦旦之义,故笺申之言,旦旦者,言恳恻为信誓,以尽己款诚也。〇笺:“曾不复念其前言”。〇正义曰:今定本云“曾不念复其前言”, 俗本多误。“复其前言”者,谓前要誓之言,守而不忘,使可反复。今乃违弃,是不思念复其前言也。
《氓》六章,章十句。
《竹竿》,卫女思归也。適异国而不见答,思而能以礼者也。
籊々竹竿,以钓于淇。
〔传:兴也。籊々,长而杀也。钓以得鱼,如妇人待礼以成为室家。〇籊,他历反。钓音吊。杀,色界反。〕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笺云:我岂不思与君子为室家乎?君子疏远己,己无由致此道。〇远如字,又于万反,注同。〕 【疏】“籊々”至“致之”。〇正义曰:籊々然长而杀之竹竿,以钓於淇,必得鱼,乃成为善钓,以兴妇人嫁於夫,必得礼,乃成为室家。今君子不以礼答己,己岂不思与尔君子为室家乎?但君子疏远於己,己无由致此室家之道耳。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传:泉源,小水之源。淇水,大水也。笺云:小水有流入大水之道,犹妇人有嫁於君子之礼。今水相与为左右而已,亦以喻已不见答。〕 【疏】传“泉源”至“大水”。〇正义曰:泉源者,泉水初出,故云小水之源。淇则卫地之川,故知大水。笺申说之,言小水有流入大水合为一之道,犹妇人於君子有相亲幸之礼。今淇水与泉源左右而已,不相入,犹君子与已异处,不相亲,故以喻己之不见答。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笺云:行,道也。女子有道当嫁耳,不以不答而违妇礼。〇远,于万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传:瑳,巧笑貌。傩,行有节度。笺云:己虽不见答,犹不恶君子,美其容貌与礼仪也。〇瑳,七可反,沈又七何反。傩,乃可反,《说文》云:“行有节也。”恶,乌路反。〕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传:滺滺,流貌。桧,柏叶松身。楫,所以棹舟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男 女相配,得礼而备。笺云:此伤己今不得夫妇之礼。〇浟,本亦作“滺”,音由。桧,古活反,又古会反,木名。楫,本又作“檝”,子叶反,徐音集,《方言》 云:“楫谓之桡,或谓之棹。”《释名》云:“楫,捷也,拨水舟行捷疾也。”桡音饶。棹,直教反。〕 【疏】传“桧,柏叶”至“而备”。〇正义曰:《释木》云“桧,柏叶松身”。《书》作“栝”字。《禹贡》云:“杶榦栝柏。”注云:“柏叶松身曰栝。”与 此一也。言楫所以棹舟,以喻女所以配男。此不答之诗,以舟楫喻男女,故反而为兴,言舟楫相配,得水而行,男女相配,得礼而备。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传:出游,思乡卫之道。笺云:適异国而不见答,其除此忧,维有归耳。〇乡,本又作“向”,同,许亮反。〕 【疏】传“出游,思乡卫之道”。〇正义曰:今定本“思”作“斯”,或误。
《竹竿》四章,章四句。
《芄兰》,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
〔笺:惠公以幼童即位,自谓有才能而骄慢。於大臣但习威仪,不知为政以礼。〇芄音丸,本亦作“丸”。芄兰,草名。〕 【疏】“《芄兰》二章,章六句”至“刺之”。〇正义曰:毛以为,君子当柔润温良,自谓无知。今而不然,是为骄慢,故二章章首一句及第四句是也。下二句 言有威仪,是无礼也。次二句言佩觿、佩韘,明虽幼而行成人之事,不当骄慢。郑以为,幼而行成人之事,当任用大臣,不当骄慢,上四句是也。刺之,亦下二句是 也。〇笺:“惠公”至“以礼”。〇正义曰:经言童子,则惠公时仍幼童。童者,未成人之称,年十九以下皆是也。闵二年《左传》曰:“初,惠公之即位也少。” 杜预云:“盖年十五六。”杜氏以传言“初,卫宣公烝於夷姜,生伋子,为之娶於齐而美,公娶之。生寿及朔。”言为之娶於齐,则宣公己即位也。宣公以隐四年冬 立,假令五年即娶齐女,至桓十二年见经,凡十九年,而朔尚有兄寿,则宣公即位三四年始生惠公也,故疑为十五六也。且此自谓有才能,则非身幼也。经云“能不 我知”,是自谓有才能。刺之而言容璲之美,故知但习威仪,不知为政以礼。
芄兰之支,
〔传:兴也。芄兰,草也。君子之德当柔润温良。笺云:芄兰柔弱,恒蔓延於地,有所依缘则起。兴者,喻幼稚之君,任用大臣,乃能成其政。〇恒蔓於地,蔓音万,本或作“蔓延於地”者,后人辄加耳。〕童子佩觿。
〔觿,所以解结,成人之佩也。人君治成人之事,虽童子犹佩觿,早成其德。〇佩,蒲对反,依字从人。或玉傍作者,非。觿,许规反,解结之器。〕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传:不自谓无知,以骄慢人也。笺云:此幼稚之君,虽佩觿与,其才能实不如我众臣之所知为也。惠公自谓有才能而骄慢,所以见刺。〇与音馀,下“佩韘与”同。〕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传:容仪可观,佩玉遂遂然垂其绅带,悸悸然有节度。笺云:容,容刀也。遂,瑞也。言惠公佩容刀与瑞及垂绅带三尺,则悸悸然行止有节度,然其德不称服。〇悸,其季反,《韩诗》作“萃”,垂貌。绅音身。称,尺证反。〕 【疏】“芄兰”至“悸兮”。〇毛以为,言芄兰之支性柔弱阿傩,以兴君子之德当柔润温良。今君之德何以不温柔而为骄慢?以君今虽童子,而佩成人之觿,则 当治成人之事,当须温柔。何为今虽则佩觿,而才能不自谓我无知以骄慢人也?君非直骄慢,又不知为政当以礼,而徒善其外饰,使容仪可观兮,佩玉璲々兮,垂其 绅带悸悸兮,而内德不称,无礼以行之。〇郑以为,言芄兰之支以柔弱恒延蔓於地,有所依缘则起,以兴幼稚之君,以幼时恒闇昧,於政有所任用,乃能成其德教。 君今幼弱,何以不任用大臣?君虽童子,佩成人之觿,则当治成人之事。君虽则佩觿,欲治成人之事,其才能实不如我众臣之所知,何故不任大臣,而为骄慢矣!不 知为政以礼,徒善其威仪,佩容刀与瑞玉及垂绅带,使行止有节度悸悸兮,而内无德以称之。〇传:“芄兰”至“温良”。〇正义曰:《释草》云:“雚,芄兰。” 郭璞曰:“蔓生,断之有白汁,可啖。”陆机《疏》云:“一名萝摩,幽州人谓之雀瓢。”以此草支叶柔弱,序刺君骄慢,故以喻君子之德当柔润温良。〇笺:“芄 兰”至“其政”。〇正义曰:以此大夫刺之,而下云“能不我知”,则刺其骄慢自专,故易传取其有所依缘,以兴幼稚当须任用大臣也。〇传:“觿所以”至“其 德”。〇正义曰:《内则》云:“子事父母,左佩小觿,右佩大觿。”下别云“男女未冠笄者”,故知成人之佩。《内则》注云“觿貌如锥,以象骨为之。”是可以 解结也。又解童子而得佩成人之佩者,由人君治成人之事,故使得佩,以早成其德故也。《尚书》注云:“人君十二而冠佩为成人。”则似十二以上。要人君虽未十 二,亦治成人之事,不必至冠也。此解觿以成人自当佩之,不必国君,为父母在乃服也。下章韘亦佩时有之,举以言焉,不必国君常佩。〇传:“不自谓无知”。〇 正义曰:传以此直责君骄慢,言君於才能不肯自谓我无知。〇笺:“此幼”至“见刺”。〇正义曰:笺以此大夫刺之,云“能不我知”,则大夫自我也。以君才能不 如我所知,因解其见刺之意,由自谓有才能而骄慢大臣,故刺之。〇传:“容仪”至“节度”。〇正义曰:传以此三者皆言兮,故各为其状。《孝经》曰:“容止可 观。”《大东》云:“鞙鞙佩璲。”璲本所佩之物,因为其貌,故言佩玉璲々然。带之垂者,唯有绅耳,故知垂其绅带也。“悸悸然有节度”,总三者之辞。〇笺: “容刀”至“不称服”。〇正义曰:笺以容及璲与带相类,则皆指体言也,故为容刀与瑞。知绅带垂三尺者,《礼记·玉藻》云“绅长,制三尺”,是也。“行止有 节度”,亦总三者之辞也。定本云“然其德不称服”。
芄兰之叶,
〔笺云:叶犹支也。童子佩韘。韘,玦也。能射御则佩韘。笺云: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〇韘,夫涉反。玦,本又作“决”,音同。沓,徒答反。彄,苦侯反。〕 【疏】传“韘,玦”。笺“韘之言沓”。〇正义曰:传云玦者,以《礼》及《诗》言决拾。《车攻》传曰:“决,钩弦也。”《缮人》注云:“玦,挟矢时所以 持弦饰也,著右手巨指。”引《士丧礼》曰:“玦用正,玉棘若择棘。”则天子用象骨为之,著右臂大指以钩弦闿体。《大射》、《士丧》注皆然。以士用棘,故推 以上用骨。《大射》注“诸侯亦用象骨”,以大夫用骨,不必用象。彼注云“钩弦”,与《车攻》传同,则一也。拾,一名遂,以韦为之,著於左臂,所以遂弦,与 玦别。郑以《礼》无以韘为玦者,故易之为沓。《士丧礼》曰:“纊极二。”注云:“极犹放弦也。以沓指放弦,令不挈也。生者以朱韦为之而三,死用纊又二,明 不用也。”知生用朱韦而三者,《大射》云:“朱极三。”注云:“以朱韦为之,食指、将指、无名指。小指短,不用。”此是彄沓手指也。《车攻》云:“决拾既 佽。”笺云:“手指相比次。”亦谓巨指既著玦,左臂加拾,右手指又著沓而相比次也。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传:甲,狎也。笺云:此君虽佩韘与,其才能实不如我众臣之所狎习。〇甲如字,《尔雅》同,徐胡甲反,《韩诗》作“狎”。狎,户甲反。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二章,章六句。
《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
〔笺:宋桓公夫人,卫文公之妹,生襄公而出。襄公即位,夫人思宋,义不可往,故作诗以自止。〕 【疏】“《河广》二章,章四句”至“是诗”。〇正义曰:作《河广》诗者,宋襄公母,本为夫所出而归於卫。及襄公即位,思欲乡宋而不能止,以义不可往, 故作《河广》之诗以自止也。序言所思之意,经二章皆言义不得往之事。〇笺:“宋桓”至“自止”。〇正义曰:《左传》云“公子顽烝於宣姜,生文公及宋桓夫 人”,故知文公之妹。襄公,桓公之子,故知襄公之母。今定本无“襄公之母”四字,然子无出母之道,故知当桓公之时,生襄公而出。今系之襄公。言母归者,明 思而不止,当襄公时,故云“襄公即位,夫人思宋”也。所以义不得往者,以夫人为先君所出,其子承父之重,与祖为一体,母出与庙绝,不可以私反,故义不得 也。《大戴礼》及《家语》皆云:“妇有七出:不顺父母出,为逆;无子出,为绝人世:淫佚出,为其乱族;疾妒出,为其乱家;有恶疾出,为其不可供粢盛;多口 出,为其离亲;盗窃出,为其反义。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於今令犯 七出,虽在三不去之中,若不顺父母 与淫、无子亦出。虽古亦应然,以其终不可绝嗣与勃德故也。诸侯之夫人,虽无子不出,以嫔妾既多,不为绝嗣。故《易·同人》注云“天子诸侯后夫人不出”,是 也。知者,以《春秋》鲁夫人无子多矣,皆不出。若犯 馀六出则去,故《杂记》有出夫人礼。又《春秋》杞伯姬来妇,及此宋桓夫人,皆是也。王后犯 出,则废之而 已,皆不出,非徒无子,故《易·鼎卦》注云:“嫁於天子,虽失礼,无出,道远之而已。”以天子天下为家,其后无所出故也。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传:杭,渡也。笺云:谁谓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为其广。〇苇,韦鬼反。杭,户郎反。与音馀,下“远与”同。狭音洽。为,于伪反。〕 【疏】笺“一苇”至“喻狭”。〇正义曰: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筏然,非一根苇也。此假有渡者之辞,非喻夫人之乡宋渡河也。何者?此文公之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適宋,不渡河。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笺云:予,我也。谁谓宋国远与?我跂足则可以望见之。亦喻近也。今我之不往,直以义不往耳,非为其远。〇跂,丘豉反。〕 【疏】笺“谁谓”至“亦喻近”。〇正义曰:宋去卫甚远,故杜预云:“宋,今梁国睢阳县也。”言跂足可见,是喻近也。言“亦”者,以喻宋近,犹喻河狭,故俱言“亦”。定本无“亦”字,义亦通。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笺云:不容刀,亦喻狭小。船曰刀。〇刀如字,《字书》作“舠”,《说文》作“<周舟>”,并音刀。〕 【疏】笺“小船曰刀”。〇正义曰:上言一苇桴筏之小,此刀宜为舟船之小,故云“小船曰刀。”《说文》作“<舟周>”。<舟周>,小船也,字异音同。刘熙《释名》云:“二百斛以上曰艇,三百斛曰刀。江南所谓短而广、安不倾危者也。”〇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笺云:崇,终也。行不终朝,亦喻近。〕 《河广》二章,章四句。
《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
〔笺:卫宣公之时,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伯也为王前驱久,故家人思之。〇为,于伪反,又如字。注下“为王”并同。“从王伐郑”,读者或连下“伯也”为句者,非。〕 【疏】“《伯兮》四章,章四句”至“不反焉”。〇正义曰:此言过时者,谓三月一时。《穀梁传》“伐不逾时”,故《何草不黄》笺云“古者师出不逾时,所 以厚民之性”,是也。此叙妇人所思之由。经陈所思之辞,皆由行役过时之所致。叙言“为王前驱”,虽辞出於经,总叙四章,非指一句也。〇笺:“卫宣”至“思 之”。〇正义曰: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春秋》桓五年经也。时当宣公,故云“卫宣公之时”。服虔云:“言人者,时陈乱无君,则三国皆大夫也,故称 人。”《公羊传》曰:“其言从王伐郑何?从王,正也。”郑答临硕引《公羊》之文,言诸侯不得专征伐,有从天子及伯者之礼。然则宣公从王为得其正,以兵属王 节度,不由於卫君。而以过时刺宣公者,诸侯从王虽正,其时天子微弱,不能使卫侯从己,而宣公自使从之。据其君子过时不反,实宣公之由,故主责之宣公,而云 “刺时”者也。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传:伯,州伯也。朅,武貌。桀,特立也。笺云:伯,君子字也。桀,英桀,言贤也。〇朅,丘列反。桀,其列反。〕 【疏】传“伯州伯”至“特立”。〇正义曰:言为王前驱,则非贱者。今言伯兮,故知为州伯,谓州里之伯。若牧下州伯,则诸侯也,非卫人所得为诸侯之州长 也。谓之伯者,伯,长也。《内则》云“州史献诸州伯,州伯命藏诸州府”。彼州伯对闾史、闾府,亦谓州里之伯。杰者,俊秀之名,人莫能及,故云特立。〇笺: “伯,君子字”。〇正义曰:伯、仲、叔、季,长幼之字,而妇人所称云伯也,宜呼其字,不当言其官也。此在前驱而执兵,则有勇力,为车右,当亦有官,但不必 州长为之。朅为武貌,则杰为有德,故云英杰。杰亦特立,与传一也。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传:殳长丈二而无刃。笺云:兵车六等,轸也,戈也,人也,殳也,车戟也,酋矛也,皆以四尺为差。〇殳,市朱反。长如字,又直亮反。轸,本亦作“<车尔>”,之忍反。酋,在由反,发声。矛音谋。〕 【疏】传“殳长丈二而无刃”。〇正义曰:《考工记》云:“殳长寻有四尺。”寻八尺,又加四尺,是丈二也。冶氏为戈戟之刃,不言殳刃,是无刃也。〇笺: “兵车”至“为差”。〇正义曰:因殳是兵车之所有,故历言六等之差。《考工记》曰:“兵车六等之数:车轸四尺,谓之一等。戈祕六尺有六寸,既建而迤,崇於 轸四尺,谓之二等。人长八尺,崇於戈四尺,谓之三等。殳长寻有四尺,崇於人四尺,谓之四等。车戟常崇於殳四尺,谓之五等。酋矛常有四尺,崇於戟四尺,谓之 六等。”是也。彼注云:“戈、殳、戟、矛皆插车輢。”此云执之者,在车当插,用则执之,此据用以言也。又《庐人》先言戈、殳、车戟、酋矛、夷矛之长短,乃 云“攻国之兵”。又云:“六建既备,车不反覆。”注云:“六建,五兵与人也。”则六建於六等不数轸而数夷矛。不引之者,因六等自轸历数人殳以上为差之备故。引之六等者,自地以上数之,其等差有六,故注云“法《易》之三才六画”,非六建也。建者,建於车上,非车上所建也。凡兵车皆有六建,故《庐人》先言 戈、殳、车戟、酋矛、夷矛,乃云“攻国之兵”,又云“六建既备”,六建在车,明矣。但记者因酋矛、夷矛同为矛称,故自轸至矛为六等,象三材之六画,故不数 夷矛。其实六建与六等一也。若自戈以上数为六等,则人於六建不处其中。故郑云“车有天地之象,人在其中焉”,明为由此,故自轸数之,以戈、轸为地材。人、 殳为人材,矛、戟为天材,人处地上,故在殳下。如此则得其象矣。或以为,凡兵车则六建,前驱则六等。知不然者,以《考工记》“兵车六等之数”,郑云“此所 谓兵车也”,明兵车皆然,非独前驱也。前驱在车之右,其当有勇力以用五兵,不得无夷矛也。《司兵》云“掌五兵”,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 夷矛。”又曰:“军事,建车之五兵。”注云:“车之五兵,司农所云者是也。”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则前驱非步卒,必有夷矛明矣。知步卒五兵与在 车不同者,《司右》云:“凡国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属焉。”注云:“勇力之士属焉者,选右当於中。”《司马法》云弓矢、殳、矛、戈、戟相助,“凡五兵, 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以《司兵》云“建车之五兵”,则步卒五兵与车兵异矣。夷矛长,非步卒所宜用,故以《司马法》五兵弓矢、殳、矛、戈、戟当之。车之五 兵云“建”,与“六建”文同,故以司农所云戈、殳、戟、酋矛、夷矛当之。勇力之士属司右,选右当於中,则仍是步卒,未为右也,故以步卒五兵解之。步卒无夷 矛,数弓矢为五兵,在车则六建,除人即五兵。以弓矢不在建中,故不数也。其实兵车皆有弓矢,故《司弓矢》云:“唐大利车战、野战。枉矢、絜矢用诸守城、车 战。”又《檀弓》注云:“射者在左。”又《左传》曰:“前驱歂犬,射而杀之。”是皆有弓矢也。
自伯之东,
【疏】“自伯之东”。〇正义曰:此时从王伐郑,郑在卫之西南,而言东者,时蔡、卫、陈三国从王伐郑,则兵至京师乃东行伐郑也。上云“为王前驱”,即云“自伯之东”,明从王为前驱而东行,故据以言之,非谓郑在卫东。
首如飞蓬。
〔传:妇人,夫不在,无容饰。〕岂无膏沐?谁適为容!
〔传:適,主也。〇適,都历反,注同。为,于伪反,或如字。〕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传:杲杲然日复出矣。笺云:人言其雨其雨,而杲杲然日复出,犹我言伯且来,伯且来,则复不来。〇杲,右老反。出如字,沈推类反。复,扶又反,下同。〕 原言思伯,甘心首疾!
〔传:甘,厌也。笺云:原,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如人心嗜欲所贪,口味不能绝也。我忧思以生首疾。〇厌,於艳反,下同。嗜,市志反。忧思,息嗣反。〕 【疏】“原言思伯,甘心首疾”。〇毛於《二子乘舟》传曰:“原,每也。”则此“原”亦为“每”。言我每有所言,则思念於伯,思之厌足於心,由此故生首 疾。〇传:“甘,厌”。〇正义曰:谓思之不已,乃厌足於心,用是生首疾也。凡人饮食口甘,遂至於厌足,故云“甘,厌也”。〇笺:“如人”至“不能绝”。〇 正义曰:笺以甘心者,思之不能已,如口味之甘,故《左传》云“请受而甘心焉”。始欲取以甘心,则甘心未得为厌,故云“我念思伯,心不能已”。如人心嗜欲, 甘口不能绝。“甘与子同梦”,义亦然。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传:谖草令人善忘,背北堂也。笺云:忧以生疾,恐将危身,欲忘之。〇焉,於虔反。谖,本又作“萱”,况爰反,《说文》作“藼”,云“令人忘忧也”,或作“蕿”。背音佩,沈又如字。令,力呈反。忘,亡向反,又如字。原言思伯,使我心痗!痗,病也。〇痗音每,又音悔。〕 【疏】“焉得”至“心痗”。〇毛以为,君子既过时不反,己思之至甚,既生首疾,恐以危身,故言我忧如此,何处得一忘忧之草,我树之於北堂之上,冀观之 以忘忧。伯也既久而不来,每有所言思此伯也,使我心病。〇郑以“愿”为“念”为异。〇传:“谖草”至“北堂”。〇正义曰:谖训为忘,非草名,故传本其意, 言焉得谖草,谓欲得令人善忘忧之草,不谓谖为草名,故《释训》云:“谖,忘也。”孙氏引《诗》云“焉得谖草”,是谖非草名也。背者,乡北之义,故知在北。 妇人欲树草於堂上,冀数见之,明非远地也。妇人所常处者,堂也,故知北堂。《士昏礼》云“妇洗在北堂”,《有司彻》云“致爵于主妇,主妇北堂”,注皆云: “北堂,房半以北为北堂。堂者,房室所居之地,总谓之堂。房半以北为北堂,房半以南为南堂也。”《昏礼》注云:“洗南北直室东隅,东西直房户与隅间。”谓 在房室之内也。此欲树草,盖在房室之北。堂者,总名,房外内皆名为堂也。
《伯兮》四章,章四句。
《有狐》,刺时也。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昏,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
〔笺:育,生长也。〇狐音胡。丧,息浪反,下注同。妃音配,下注同。杀,所戒反,又所例反。“所以育人民也”,本或作“蕃育”者,非。长,张丈反。〕 【疏】“《有狐》三章,章四句”至“人民”。〇正义曰:作《有狐》诗者,刺时也。以时君不教民随时杀礼为昏,至使卫之男女失年盛之时为昏,而丧失其妃 耦,不得早为室家,故刺之。以古者国有凶荒,则减杀其礼,随时而多昏,会男女之无夫家者,使为夫妇,所以蕃育人民。刺今不然,男女失时,谓失男女年盛之 时,不得早为室家,至今人而无匹,是丧其妃耦,非先为妃而相弃也。与《氓序》文同而义异。《大司徒》曰:“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十曰多昏。”注云: “荒,凶年也。多昏,不备礼而娶昏者多也。”是凶荒多昏之礼也。序意言古者有此礼,故刺卫不为之,而使男女失时。非谓以此诗为陈古也,故经皆陈丧其妃耦, 不得匹行,思为夫妇之辞。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传:兴也。绥绥,匹行貌。石绝水曰梁。〇绥音虽。〕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传:之子,无室家者。在下曰裳,所以配衣也。笺云:之子,是子也。时妇人丧其妃耦,寡而忧是子无裳。无为作裳者,欲与为室家。〇无为,于伪反。〕 【疏】“有狐”至“无裳”。〇正义曰:有狐绥绥然匹行,在彼淇水之梁,而得其所,以兴今卫之男女皆丧妃耦,不得匹行,乃狐之不如。故妇人言心之忧矣, 是子无室家,已思欲与之为室家。裳之配衣,犹女之配男,故假言之子无裳,已欲与为作裳,以喻巳欲与之为室家。〇传:“绥绥,匹行貌”。〇正义曰:序云“丧 其妃耦”而言,故知绥绥是匹行之貌。〇传:“之子”至“配衣”。〇正义曰:以此称妇人之辞。言之子无裳,则谓男子为之子也,故言“之子,无室家者”。直指言无裳,则因事见义,以喻己当配夫,故云“裳,所以配衣”。二章传曰“带,所以申束衣”,则传皆以衣喻夫,以裳带喻妻,宜配之也。故笺云是子无裳,欲与为 室家之道,申说传“裳所以配衣”之义。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传:厉,深可厉之旁。〇厉,力滞反。〕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传:带,所以申束衣。〕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言无室家,若人无衣服。〕 《有狐》三章,章四句。
《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〇瓜,古花反。遗,唯季反,下注同。〕 【疏】“《木瓜》三章,章四句”至“是诗”。〇正义曰:有狄之败,懿公时也。至戴公,为宋桓公迎而立之,出处於漕,后即为齐公子无亏所救。戴公卒,文 公立,齐桓公又城楚丘以封之。则戴也、文也,皆为齐所救而封之也。下总言遗之车马器服,则二公皆为齐所遗。《左传》:“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以戍漕。 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是遗戴公也。《外传·齐语》曰:“卫人出庐於漕,桓公城楚丘以封之。其畜散而 无育,齐桓公与之系马三百。”是遗文公也。系马,系於厩之马,言遗其善者也。器服,谓门材与祭服。传不言车,文不备。此不言羊豕鸡狗,举其重者言。欲厚报 之,则时实不能报也,心所欲耳。经三章皆欲报之辞。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传:木瓜,楙木也,可食之木。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〇琼,求营反,《说文》云:“赤玉也。”琚音居,徐又音渠。楙音茂,字亦作“茂”,《尔雅》云:“楙,木瓜也。”〕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笺云:匪,非也。我非敢以琼琚为报木瓜之惠,欲令齐长以为玩好,结已国之恩也。〇为好,呼报反,篇内同。〕 【疏】“投我”至“为好”。〇正义曰:以卫人得齐桓之大功,思厚报之而不能,乃假小事以言。设使齐投我以木瓜,我则报之而不能,乃假以琼琚。我犹非敢 以此琼琚报齐之木瓜,欲令齐长以为玩好,结我以恩情而已。今国家败灭,出处於漕,齐桓救而封我,如此太功,知何以报之。〇传:“木瓜”至“玉名”。〇正义 曰:《释木》云:“楙,木瓜。”以下木桃、木李,皆可食之木,则此木瓜亦美木可食,故郭璞云“实如小瓜,酸可食”,是也。以言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 名,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聘义》注云:“瑜,玉之美者,亦谓玉中有美处谓之瑜。”瑜非玉名也。《有女同车》云“佩玉琼 琚”,故知“琚,佩玉名”。此言“琚,佩玉名”,下传云“琼瑶,美石”,“琼玖,玉石”。三者互也。琚言佩玉名,瑶、玖亦佩玉名。瑶言美石,玖言玉名,明 此三者皆玉石杂也,故《丘中有麻》传云:“玖,石次玉。”是玖非全玉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传:琼瑶,美玉。〇瑶音遥,《说文》云:“美石。”〕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传:琼玖,玉名。〇玖音久,《书》云:“玉黑色。”〕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传:孔子曰:“吾於《木瓜》,见苞苴之礼行。”笺云:以果实相遗者,必苞苴之。《尚书》曰:“厥苞橘柚。”〇苴,子馀反。橘,均栗反。柚,馀救反。〕 【疏】传“孔子”至“礼行”。〇正义曰:《孔丛》云:孔子读《诗》,自二《南》至於《小雅》,喟然叹曰:“吾於二《南》,见周道之所成。於《柏舟》, 见匹夫执志之不易。於《淇奥》,见学之可以为君子。於《考槃》,见遯世之士而无闷於世。於《木瓜》,见苞苴之礼行。於《缁衣》,见好贤之至。”是也。传於 篇末乃言之者,以《孔丛》所言,总论一篇之事,故篇终言之。《小弁》之引《孟子》亦然。〇笺:“以果”至“橘柚”。〇正义曰:笺解於木瓜所以得见苞苴之礼 者,凡以果实相遗者,必苞苴之。此投人以木瓜、木李,必苞苴而往,故见苞苴之礼行。知果实必苞之者,《尚书》曰:“厥苞橘柚。”橘柚在苞,明果实皆苞之。 《曲礼》注云:“苞苴裹鱼肉。”不言苞果实者,注举重而略之。此苞之所通,《曲礼》注云:“或以苇,或以茅。”故《既夕礼》云“苇苞二”,《野有死麕》 “白茅苞之”,是或苇或茅也。
《木瓜》三章,章四句。
卫国十篇,三十四章,二百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