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开示网

金刚经讲记

发布时间:2023-08-25 13:05:37作者:心经网

  《金刚经讲记》

  自序

  绪言-介绍《金刚经》

  一、《金刚经》的地位-诸经中之最高

  (一)从有我的烦恼,到无我的解脱

  (二)从现实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二、《金刚经》的目的-广度一切众生

  (一)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内以智慧为基础,外以慈悲作表现,福慧圆满,同成佛道

  第一讲 《金刚经》与心灵环保

  一、环保的层面

  (一)保护物质的自然环境

  (二)保护人间的社会环境

  (三)保护自我的内在环境

  二、《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净化人心

  (二)发菩提心

  (三)保护初发心

  (四)降伏烦恼心

  三、《金刚经》的心灵环保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二)「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三)「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四、从有到无的心灵环保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住于过去和未来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状况-住于现在的活动

  (三)解脱者的智慧反映-不住于过去、未来、现在

  第二讲 《金刚经》与自我提升

  一、《金刚经》的自我观

  (一)自我的层次

  (二)执着的自我

  (三)假名的自我

  二、《金刚经》的自我升华

  (一)认识自我

  (二)化解自我

  (三)提升自我

  第三讲 《金刚经》与净化社会

  一、《金刚经》的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中印度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

  (二)社会环境的接触层面

  二、《金刚经》的社会建设

  (一)只陀太子的事迹

  (二)给孤独长者的事迹

  (三)人间社会的互动关系

  (四)以布施行与忍辱行建设人间、关怀社会

  三、《金刚经》以法布施的心灵环保来净化社会

  第四讲 《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一、福报与智慧是一体的两面

  (一)福报的定义是:过去种福现在有福,现在种福未来有福

  (二)智慧的定义是:当做的事要恰到好处地去做,当说的话要适如其份地说

  二、《金刚经》的福慧双修

  (一)修福当与修慧配合

  (二)修慧是从修福中表现

  三、依智慧修福德才能无碍自在

  (一)戒定慧三无漏学

  (二)行布施而不住相

  (三)法布施功德最大

  附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金刚经讲记》

  自序

  《金刚经》在中国受到普遍和持久的重视,不仅佛教徒喜欢读诵,一般知识分子也都喜欢阅读。文字简练优美,并且富有超越及空灵的哲理。虽然经义深奥,却又能让读者感到清新和亲切,故在许多的佛经之中,除了简短的《心经》之外,《金刚经》是最能深入中国文化环境的佛经了。

  在佛经的流传史上,自从第五世纪初,鸠摩罗什将《金刚经》译成汉文以来,历代均有注释,迄于明朝即有《金刚经五十三家注》的汇集本,到《卍续藏》编成之时为止,已搜集了六十九种,比起其所搜《心经》的注解数量六十种,还多出九种。

  以往凡是注解经典,或是讲解经典,都是顺着经文的次第进行,逐句解释,往往使得听众在听完一座经后,尚无法明确其主题所在。因此我于一九九三年二月一日至四日的四个晚上,假台北巿国父纪念馆大演讲厅,演讲《金刚经》时,便以每晚一个主题的方式讲述,命名为「《金刚经》生活系列讲座」。我从《金刚经》文中摘录出与主题相应相契的经句及段落,配以主题及子题的标示,做了四场专题演讲︰1.《金刚经》与心灵环保;2.《金刚经》与自我提升;3.《金刚经》与净化社会;4.《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我一向主张「古为今用」,佛经不是仅供信仰持诵的,更当「如说修行」,应用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金刚经》虽是佛法中的最高境界,如果能把修行经验的层次厘清,也不难发现其切入现实生活的着力点了。例如,经中的「云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是心灵环保的指导原则;又如《金刚经》的「无相」,是以精神的「信心」及物质的六尘为基础;自我的提升,是从有相的假我来体验无相的解脱。《金刚经》所强调的布施及忍辱,便是净化社会、净化人心的最佳方法。经中有六次讲到「福德」二字,并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成就为其经名,所以这是一部特别重视修福修慧的经典,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唯有全心力地福慧双修,始能速证解脱自在的无上佛果。

  因为我将《金刚经》生活化实用化了,所以讲述之时,深受听众的欢迎,便委请青年女作家梁寒衣,将录音带整理成文,出版问世,我要在此一并致谢。

  一九九四年元月十八日释圣严自序

  绪言-介绍《金刚经》

  佛法认为万事万物皆是因缘所生,例如,建造一栋房子,必须有许许多多的条件、因素配合,不是一根柱子或一根梁木就可以完成的。我,圣严,今天不过是被佛教界或社会所衬托出来的一个人。我就像一个箭靶或箭CB01819,许多的功德并非是我的,而是跟我有关的周遭的所有弟子、信徒和朋友们,因为大家有共同的理念和相同的认识,所以成就出相同的事来,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所以对我的美言、荣誉,应该不是我的,而是属于所有大众的。

  诸位已经看到这四个讲题的题目:第一天是《金刚经》与心灵环保;第二天是《金刚经》与自我提升;第三天是《金刚经》与净化社会;第四天是《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金刚经》这部经非常深奥,也非常抽象,很不容易懂,也很不容易讲。要配合着我们实际生活来讲,是非常困难的。我这次是一项大胆的尝试,如果尝试失败,还请诸位原谅。

  首先介绍《金刚经》,这部经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当高。佛法分成好几个层次,基础的佛法称为「人天乘佛法」,即是以人为标准、以生天的道德律为标准,或者是以「生为人间」的要求,以及「生为天界」的要求为基准。

  「人天乘佛法」特别强调因果,即「如是因,而如是果」,是「有漏」、「有为」的,也是有目的的,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做什么事,必定会得到它的结果」,至于不为什么目的而做了什么事,是不是会得到结果呢?一样会得到结果。很多人做好事期望有好报,做坏事希望不得坏报,没有这样的事!所以,以人、天的标准来讲,都是「有为」的,「有为」就是有我的,以自我的利害为出发点,人间就是如此。

  人间如此,那么天上呢?任何一个宗教都主张在人间修福报可升至天上,佛教也不例外。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出世的。很多人说佛教是「出世」的,出世是什么意思呢?出世就是逃避现实、厌离现实。我们的世间充满了烦恼、苦难和种种不合理的现象。生在人间是非常不幸的,即使最有福报的人降生人间,也并不是很舒服。所以,无论生在人间或天上都不究竟,都希望能脱离这个现实的世界,抵达佛家所谓的「涅槃」、「解脱」。但是光停留在这个层次,认为自己离开苦难就够了,至于其他人在苦难中怎样呢?不管他!这种「出世」,其实是「厌世」或「逃避现实」。

  第三个层次是真正的入世,叫作「世出世」,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的束缚困扰。虽然也生活在我们的人间,也接受这世间的一切环境,但是心中没有烦恼、没有厌憎,这就是菩萨的精神,也正是大乘佛教的精神。

  大乘佛教就是要我们学习菩萨精神。菩萨精神即是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烦恼困扰,在世间没有自我的执着和自我的烦恼,就像《心经》中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即是「智慧」的意思,以无我的智慧来勘破、透视我们所处的「五蕴」世界,五蕴世界即是我们身、心所处的环境。从般若智慧的立场来看,五蕴世界是由因缘聚合而成的,只是暂时、临时、不断变化的,因缘聚则聚,因缘散则散。所以,不必把五蕴的身心或环境当作牢不可破、永恒不变的存在。遇到好的,不会兴奋过度,遇到坏的,也不必太难过;花开,自有花谢,冬尽,自有春来。环境、现象皆是无常的,好好坏坏皆不必太认真,这就叫看破、看透、看穿。能够这样,就是有智慧的人。《金刚经》的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是以智慧来帮助我们看清这世界是空的,既然一切是空的,我们还要执着些什么呢?

  但是要知道,观念上可以「空」,可是事实上我们还在生活。而且,只有一部分的人有这样的观念,许多的人还没有这样的观念。即使有「空」的观念的人,说得到也不一定做得到,想得到也不一定能够实践。所以,如实修行是不容易的事。

  众生不论听到佛法或没有听到佛法,都还在烦恼苦难之中,因此我们要在苦难中帮助所有苦难的人,使人人皆能得自在、得解脱。当到达那样的程度时,就是净土的显现、佛国的出现,这就是菩萨心、菩萨行,也就是《金刚经》的要旨。所以《金刚经》是诸佛经中最好、最高的经典。

  一、《金刚经》的地位-诸经中之最高

  (一)从有我的烦恼,到无我的解脱

  凡是「有我」,一定不离烦恼。假如不把「我」考虑进去,烦恼就会离你而去,即得解脱。「我」是什么?很多人弄不清楚,以为有个真正存在的「我」,认为所谓的「我」,大概就是指我们的身体。事实上,我们仔细分析、考察一下,除了身体之外,还有心理层面的我、精神层面的我,那是非常抽象的,简单地说,就是「心理及超心理的活动」。

  心理活动是什么?我们的身体从出生开始,就渐渐地在增加心理活动的频率。刚开始心里一无所有,懵懂、无知,然后自浑蒙中慢慢开始有学问、知识,有种种自己的、他人的,我们的、他们的,个人的、大家的,对的、不对的,有利的、无利的……等的想法、观念,这些都属于心理的活动。由于心理活动的表现,进一步就出现了超心理的精神层面。

  精神的层面是什么呢?是从我们身心的行为而产生的影响力。说得更抽象一点,离开我们的身体以外,我们还有精神的生活,例如,此刻诸位在这里听讲便是一种精神生活。

  很多人认为精神生活就是娱乐、艺术或思想,其实,这些都不出乎我们的心理活动。精神层面应该是更高于心理层面,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是非语言、文字、思想所能表达的,它只能意会,不能言宣。凡是能够以想象抵达的状态,还只是心理的层面,不是精神的层面。

  所谓意会,也就是体会,只能发出:「啊,我感觉好美!感觉好伟大!」究竟伟大到什么程度?美到什么程度?无法说出,也无法形容,只知道感受如此,这就是精神层面。

  精神层面的我、心理层面的我,以及身体、肉体生活层面的我,都叫作「有我」。活在这个层次的我,可以说是通常的、世俗的,是高等动物的本能。

  最近,我有一个徒弟离开了我,而且有他自己的发展。

  好多信徒对我讲:「你的徒弟离开你,还把你另外的几个弟子也带走了。」

  我说:「正常的。」

  为什么?

  母鸡生蛋,蛋孵成小鸡。小鸡找东西吃是母鸡教它的,吃完后,小鸡是否需要再生一个蛋给母鸡呢?不需要;小鸡需不需要告诉母鸡,这里有东西吃或那里有东西吃呢?不需要。现实的世界中「物性」就是这样子的,也就是说,物质的层面是这样子的。

  小鸟孵化后,母鸟需要抓小虫喂它。喂饱,羽毛丰满,翅膀硬了,小鸟飞走,会不会找虫来喂老鸟?多半是不会的。听说有「乌鸦反哺」这样的事,我没见到过,只是有人这么说。

  我们大部分的人只活在物质的层面上,还不到心理的层面,在心理的层面即有知识、学问、道德、伦理等观念出现,可以透过教育而完成;不过,透过教育而完成的伦理道德,在能做与不能做、应做或不应做之间,并没有一定的标准。

  在印度的佛陀时代不许做的,到了中国、到了我们这个社会,非要你做不可,还是得做;古代的中国人不准许的,现代的中国人可能就没有禁忌了,也就是说,时代不同了。物质的环境、物性的层次,大家普遍都是共通的,但是心理的层次,却没有一定的公是、公非,没有绝对的对和错。这是由于文化背景、风俗地域的不同,伦理、道德的标准也就不一样。

  从一个学佛人的立场来看,这一切的现象我都能接受。我看到人们在物质层面的活动,觉得是正常的;看到他们在心理层面的活动,也觉得是正常的。人家说这个人不道德,没有伦理观念,我都觉得是正常的,也都能接受。也可以说,对一个佛教徒而言,没有什么事是不能接受的。

  即使到了精神层面,也没有一定的公是、公非,因为其实这都是「我」的问题。哲学家讲理性、理念,以及最高的原则,但是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琳琅满目,不同的思潮和派别分庭抗礼,各自拥有不同的大师。每一个宗教都宣称自己的神是唯一、最高、最究竟、最好、最伟大、最根本的「神」。所以有一次,一位西方人问我:「师父,今天世界的宗教发生这么多的问题,如何能够解决?」

  曾经,在印度,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发生战争。一直到现在,在中东,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也发生战争;甚至两个伊斯兰教国家,伊拉克和伊朗,也争战不休。更奇怪的是,原本是一个国家,后来一分为二,成为伊拉克和科威特两个国家,也打个不停,都纷纷宣称「神--阿拉站在自己这一边」,对方那边是「假的阿拉」。

  所以,从宗教的层面、精神的层面讲「我」,也都还是有问题的。因为凡是「有我」就有烦恼,不管是最低的物质层面、心理层面,乃至于精神层面。只要有我,就有烦恼,只有「无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金刚经》中的「无我」就是《心经》中的「五蕴皆空」,就是不把个人的存在当作永恒不变、最重要、最可贵;同时,也不要把环境中你、我、他的存在当成永恒不变的。如果能有这种认识,对自己的问题就不会放在心上,对于他人带给你的烦恼,也就不会看得太严重。

  没有一件事是实在不变的,一切的事皆如同花开、花谢。花尚未开的时候,是不是一定开得出花来?不一定。许多花尚未开放就已雕谢,许多的果实尚未成熟便已坏去。任何一件事皆是因缘所生,也就是说,没有一件事是真的、是我的,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皆然。

  但是大多数人都以为精神层面是最高的,所以许多哲学家为了他的思想、观念拚命与人争,认为「人可以死,但是思想一定得坚持到底」,这就是「有我」,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站在佛法的立场来看,今天的思想很好,可以给人用;到了明天,当自己有更好的思想观念出现,就用来取代昨天的;如果别人的思想观念更好,那就用来取代我的。如果能有这样的想法,才是「无我」。但是,许多哲学家为了争论思想上的「真」,至死方休,甚至延至徒子徒孙仍争个不休,所争的无非我所「见」,这都是心理层面、精神层面的问题。争,即有烦恼,如果懂得《金刚经》,就能无争,也就能解脱。但是无争,是不是就是一个失败主义者呢?不是!而是不坚持己见,不认为自己一定是最好,最高明的。

  (二)从现实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现实的生命虽然是假的,但仍是非常可贵的。因为,若没有假的现实,我们不可能知道真的究竟。真的究竟是什么?真的究竟就是「空」。「空」是什么?空是绝对的存在。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会被破坏,只有一样东西不会被破坏,那就是「空」。

  空的意思有二:一是空间,一是什么也没有,即「空无」。佛法里所讲的空,不是「空无」的空,而是「空间」的空。

  「空间」存在于什么地方?存在于「我」与「我」之间-你我之间有空间,细胞与细胞之间有空间,原子与质子,乃至最小的物质与物质之间都有空间。空间本身能形成「有」的存在。如果没有空间的活动余地,世间的现象就会变成一片死寂、暮气沉沉,因为有空间,所以有回旋的余地。

  因此,佛法讲的「空」,不是空无的空,而是空间的空,也才是《心经》所讲的「色不异空」。色的意思就是「物质」,物质现象的存在皆在空间之中,世间的现象就是幻起幻灭,从现实的生命,从你、我、他的活动,我们可以认知到究竟的存在是什么。

  究竟的存在,就是无我的解脱。解脱以后的无我,必须给它一个假的名字,还是叫「我」,那是一个没有执着的我,但其功德、智慧、悲愿仍是存在的。存在于哪里呢?哪个地方有佛法的功能,就是佛的慈悲、佛的法身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有相」这个「相」是什么?《金刚经》中提到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以及环绕我们环境的社会现象。什么叫作「社会」?凡是人和人的关系、组织,以及彼此的互通有无,就叫「社会」。

  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加上环绕周遭的社会现象,就形成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

  寿者相是什么?并不是胡子很长、头发很白就称为「寿者相」。寿者相是「时间相」的意思,是生命在时间过程中所做的活动。而生命的活动是在社会之中进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是你、我,以及由许多的你与许多的我,加起来形成的众生。《金刚经》提及的「众生」,主要是指人,许多人生活在一起就叫作众生的环境。

  然而这些有你、有我、有环境的存在,都是「虚妄相」,因为这些都是经常在变异更动的。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的意思,是暂时的、临时的,跟演戏一样,演什么戏就扮什么角色,这角色不是永恒不变的。

  我现在请问诸位,今天我是主讲人,诸位是听众,然而,刚刚主持人在台上讲时,我却只是台下听众的一员,我现在在台上,等一下我下台,换另一位上台,譬如司仪,那么我就变成听众,他是主角;所以是互为宾主的,没有一定的立场,主角与配角经常在互动、在替换。又譬如,一对夫妻,两人在家中究竟谁是主人?不一定,有的时候太太是主人,有的时候先生是主人。如果总是太太或先生当主人,那么,这个家庭一定有问题。必须互为宾主,也就是为什么夫妻相处必须相敬如宾-即是「你将我当贵宾,我也将你当贵宾」,如此,才能相处得好。如果老是认为自己是贵宾,自己是主人,一定有问题。

  凡是有我,便烦恼无比,付出多少,就想回收多少,甚至想连本带利的回收。付出一块钱,则期待下个月回收一块一毛,拥有一毛的利息。付出一块,如果下个月仍回收一块,心里便想:「啊,倒楣透了!投资错了。」如果投资一块钱,回收两毛钱,便觉得蚀本了,很烦恼。

  又譬如,我收徒弟,栽培了几年,最后还是离开了。养一条狗,狗走时还会摇摇尾巴,收了一个徒弟,走时却可能倒打一钉耙,如果我因此烦恼不已,从此再也不收徒弟了,这是有我呢?还是无我?

  这是有我。

  所以,我经常这么想,人家对我如何,我是不管的。我应该对别人怎样,却很重要,我必须先尽到自己的责任。我常常反省,我究竟像不像一个师父?像不像一个法师?是不是对得起我的徒弟?对得起我的信众?至于,我的徒弟对我怎么样,那是他们的事,我已尽了我的心,如果徒弟、信众对我不好,我还是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无德无能,无法教育、感化他?是不是自己尽的心力不够,所以无能教好他?这是我自己的责任,不能怪他们。如果有人批评他们,我会说:「你不要批评他们,这是我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我并没有得解脱,所以还是「有我」,当有人批评我的时候,我心里还是会动一下,像是「指南针」一样。指南针静止时原是不动的,但是,稍微将它晃动,指针就会动一下,然后再恢复为原来的状况。所以,在动一下之后,我会马上调整自己,对自己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动什么啊?」

  对世间要永远付出慈悲心、关怀心,不要有怨恨心,也不要对任何人失望,这才能功德无量。否则,做了一点点功德没得好报,便不做好事了,这还有功德吗?如果好心不得好报,这也是正常事,不必太过在意。

  二、《金刚经》的目的-广度一切众生

  (一)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不住于相」,「相」的意思在《金刚经》中讲得很清楚,即不住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行布施。拿什么来做布施呢?

  有钱可以布施,没钱也可以布施,有学问可以布施,没学问也可以布施,甚至是一名乞丐也有东西可以布施。

  有钱可以用钱布施,有物可以用物布施,有知识、技术,则可以用知识技术布施。如果什么都没有,也可以用欢喜心来布施,或说一句赞叹的话,用言语来布施。譬如,人家做了一桩坏事,你原本可以骂他,但你不骂他,只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但愿他以后不要再做坏事,用心的力量、口的力量,多多少少也可以影响这个人。心有诚,物有感,顽石也能点头,何况是人?因此,只要诚心祈求、祈祷,希望他不再做坏事,或用柔软语来劝导、感化他,那也很好,也是布施。

  如果人家做了好事,我们就应该赞叹他,虽然只是一点点好事,但是,也应该加以赞叹。人都是希望受到鼓励、赞叹的,而不希望被指责、谩骂。所以,不论是财布施或言语布施,布施如果得当,我们的社会就会非常和谐,非常祥和、幸福。人人布施自己而成就他人,我们的社会还有什么不理想、不满意的事呢?

  但重要的是,要不住于相,住于相就麻烦了。住于相的意思就是说,布施时一定要布施给某一个人,布施给某一个特定的对象,并要求获得一定的回应。

  譬如,过年时在农禅寺,好多人来向我拜年。我算是什么人物,值得人家这样拜?他们拜的时候,我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想,他们拜的是阿弥陀佛,不是我。而拜年的人呢?有的是来看看「圣严法师」是什么样子,有的是以恭敬心来送红包给我,来赞扬我,这两种都有。

  但是,曾经有一个人告诉我:「师父,你看,那些人来了,又不送红包,只会眼睁睁地瞪着你看,这些人真是罪过!」

  我说:「阿弥陀佛!不可以这么说。他们来见我,我都以平等心祝福他们早日成佛,早日得解脱。我平等地祝福他们,他们红包里有多少钱,我根本不管,也不管他们究竟有没有送红包。他们能来,便是不容易!他们没有去看电影,而来看我这和尚,就算是抱着好奇的心情,也是好的。」这就是一种「无相」的态度,就是不要以差别心、差别态度来看待众生,而以一律平等、无差别的态度来接待他们、祝福他们。

  但是我们都还在凡夫的阶段,怎么可能完全「无相」呢?至少我知道什么人给了钱,什么人没给钱。但是,我会时时警惕自己,要「无相」,要平等的给予祝福。而且既然听了《金刚经》,念了《金刚经》,何况我还在讲《金刚经》,当然更要练习着具备这样的态度。

  布施无相,我们受布施,也要「无相受」,心里才不会觉得有愧于他们。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是对「住相」而言。前面已经讲过「无住」,很多人误解佛教是消极、逃避现实的,一讲到「无我」,好像这个人已无可救药,不为今生,也不为未来。一讲到「无相」,更觉得这个人大概没希望了,因为他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管了。

  究竟「无住」的「住」是什么意思?用现代的名词翻译,就是「在乎」。我不「在乎」、我「在乎」,就是「住」的意思。凡夫的心理活动,都离不开「在乎」--我很「在乎」他讲我,我很「在乎」股市今天跌了,因为数字下跌与我的财产息息相关,这便叫作「住」,心「住」于股票,「住」于某一桩事、某一个人。

  人常常喜欢在人前表现,人后表功。有没有这种人?有!多多少少,每个人都有这种毛病。如果不求表功,似乎即无表现,想要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是十分正常的。表现给谁看?表现给别人看,职员表现给老板看,民意代表表现给人民看,政府官员表现给长官看,这都是正常的,但这都是「在乎」。但是,真正懂了佛法以后,会在心里清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则做,不该做就不要做,不在乎利害得失,不在乎自己好不好,这就叫作「无住而生心」,但这个心已不是烦恼的心了。有住而生心,生的是有我的心,是烦恼心;无住而生心,生的是慈悲心,是智慧的表现。

  (三)内以智慧为基础,外以慈悲作表现,福慧圆满,同成佛道

  智慧就是离开主观的自己,也离开客观的对象。不考虑客观的对象,也不考虑主观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智慧。

  有一些人或许能做到不考虑主观的自己,但是却没有办法做到不考虑客观的对象。一个慈母可以不考虑自己的利害,但是,她一定会考虑到自己的儿女。

  我曾经见到一位小儿科医师,他的儿子害了重病,结果他把儿子送到另一位小儿科医生那里医治。我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医治?

  他说:「这是我的儿子。药下重了,我怕他受不了;药下轻了,又怕医不好。所以,只好硬起心肠来将他送去外面医治,不管如何,由别的医生来负责,我信任那医生就好。」

  所以,父母可以放下主观的自己,却放不下客观的儿女。这算不算「智慧」呢?不算!真正的智慧,必须放下两边-主观的自己和客观的对象,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只看「事」的本身,而不考虑「个人」的因素。

  常常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慈悲的法师,似乎什么人都能帮忙到底。今年春天,就有人找我要钱,我不给,他便说:「你是法师,为什么不给我钱?」

  我问他:「你为什么找我要钱?」

  他说:「因为我没有钱,而你是法师,所以向你要钱。」

  我说:「我没有钱,有钱,也不应该给你。」

  他说:「哪有这么不慈悲的和尚?」

  给钱必须有智慧,我并不随便给钱。这个人身体满好,年龄也不大,明明可以工作,为什么跟我要钱?我的钱,是人家做工赚来的,是人家省下买菜、家用的钱来捐给我们的,我怎么可以给他拿去喝酒、抽烟、看电影或做其它更坏的事?所以,这钱我绝对不给。

  于是,那人就对我讲:「师父不慈悲啊!我这样的人跟你要钱,你竟然不给。」

  我说:「我不能滥慈悲,请你原谅了。」

  有智慧,才能真正行慈悲。智慧就是没有个人,也没有对象,只有「事」-这件事应该处理、应该做、必须做、值得做,就去做,没有特别一定为谁而做。

  内在以智慧为基础,外表以慈悲来表现,慈悲的意思,就是救苦、济贫、救难、救急,这些也需要有智慧。贫,可以救,但不能只是去救贫,要更进一步帮助他,教他如何变得「不贫」,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救「苦」-病苦、老苦、种种的苦,我们要用物质的、观念的、关怀的、安慰的方法,帮助他「离苦」。救「难」,是他人有了灾难,我们要立即伸出援手;救「急」,当对方处在危急之中,我们要立刻帮助。

  「慈悲」是帮助所有的人。我们法鼓山有一句共勉语:「慈悲没有敌人」-心中没有仇恨的人。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虽然他是我的敌人,现在他陷入困境要死了,我要不要救他?救起来之后,他可能仍是我的敌人,那么,到底还要不要救?站在佛法的立场,救的并非敌人,而是一个有危难的人。我们救难、救急,并不做敌人想,所以,一定要将他救起,这是第一层意思。

  另一层意思就是,如果你有慈悲心的话,敌人也会变成你的朋友,变成你的道侣、你的善知识。我们不要对任何一个众生失望,以慈悲心待他,必定能感化对方。

  至于以什么方法来感化他们?一是教育,二是关怀,两者都必须仰赖智慧。我们常常听说「金刚怒目,菩萨低眉」。菩萨低眉,是慈悲;金刚怒目,也是慈悲。所以在寺院之中,常见四大天王站在山门,英姿威武,喝阻妖魔鬼怪接近。三门正中,又见弥勒菩萨笑脸迎人,欢迎大家光临,二者都是慈悲。因此有时候,师父也会骂人,仁王也会用兵。

  「福慧圆满,同成佛道」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唯有慈悲与智慧的圆满,始能成佛。也就是希望一切众生皆能有智慧,也皆能有慈悲,以智慧行慈悲,继续不断地直到成佛为止,这就是从「菩萨道」进入「佛道」的修行。

  第一讲 《金刚经》与心灵环保

  一、环保的层面

  (一)保护物质的自然环境

  包括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物质资源的保存。所谓生态保护,包括对于所有野生动物以及植物的保护。

  要将所有动、植物生存的环境,都看作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动、植物,人类也无法单独生存。这些共同生活的生物环境,相互之间都有它自动、自然的调整作用,如果人为加以破坏,使自然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也会为人类带来灾难。例如,扑杀麻雀,结果蝗虫一来,即酿成虫灾。麻雀固然吃米榖,但也吃虫,也帮人类避去了虫害。麻雀吃了农夫辛勤耕种的谷物,把麻雀扑杀,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对的,但却因此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会为人类的生存带来灾难。又例如砍伐森林,目的在于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农民生产,不过一旦森林砍伐殆尽,一片童山濯濯,成为光秃秃的不毛之地,势必引起旱灾,亦引来水患。

  台湾是个弹丸之地,如果任意破坏自然生态,我们很快便会受到报应。许多先进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在国内讲环保,却到印尼、南美洲去砍伐原始森林,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我们这个世界,现在已经是「地球村」,彼此息息相关,声气相通,树木在本国和自己有关系,在南美洲、印尼,又何尝没有关系?

\

  除了生态资源的保护,物质资源的保存也很重要,现在我们对物质资源的浪费,很快就会带来灾难;譬如,对石油及水资源的浪费,石油及水,有如人体的血液,如果将油料烧尽,地下水抽光,会为人类带来什么情况?后果或许会可怕的不堪想象!

  目前,我们虽然生活在非常富裕的物质环境中,但是人类的健康状况却愈来愈坏,科学文明愈昌盛,人类的苦难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我们的快乐和幸福未必超越五千年前的老祖宗。

  以佛教来说,佛教主张要爱护一切众生。因为爱护所有动物,所以不杀生;因为爱护所有物质,所以要惜福。对所有一切物质,都应该好好爱惜、好好运用,一用再用直到不能用为止,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环境保护好。

  佛法说,我们的身体是「正报」,生存的环境是「依报」,因为我们必须依靠环境而生存,所以叫作「依报」。如果我们继续不知节制地破坏、浪费而不加以爱惜,不仅我们的子孙无法享有这样的福报,我们自己的来生,也因此而无法往生净土了。

  (二)保护人间的社会环境

  保护社会环境包括对家族伦理、社会伦理,乃至于对职业及政治伦理的保障与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有伦理。伦理的意思,就是尊卑、高下、长幼和先后有一定的次第。例如,我们今天听讲的座位,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位置,进入会场的时候,一定井然有序,不会你争我抢;如果会场的座位安排没有对号,一旦很多人同时进来,就可能产生你占我夺、争先恐后的状况。所以,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伦理的规范;如果不遵守伦理,或许一时间仿佛自己占了上风,他人遭殃,事实上,自己就在其中,根本难以豁免,到头来还是反受其害。

  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一个恶媳妇虐待她的婆婆,每天用同一只破碗盛饭给婆婆吃,吃完了也不洗,第二餐再用同样的碗盛饭给婆婆吃。终于有一天,这个恶媳妇自己也娶了媳妇,但是她对婆婆依然故我,仍是老样子。一次,这位恶媳妇拿了这只破碗随手一扣几乎打碎,她的媳妇马上把这只破碗抢过去说:「婆婆,不能打破啊!」

  这位恶媳妇问:「打破有什么关系?」

  她的媳妇答:「不行啊,我还准备将来留给你用哩!」

  这虽然是个笑话,却是值得警惕的,一代看一代,你如何对待上一代,你的下一代也会如何对待你;就算你的下一代不如此待你,以佛法的眼光来看,你仍然得承担起因果。所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有不报,时辰未到」,这一生不报,来生也会报。佛法中有「花报」与「果报」,「现生报」也叫「现世报」,现世报仅像是开花一般,并不是全部,来世的报才是更厉害的结果。

  此外,既得遵守家族的伦理,也须遵守社会的伦理。社会的伦理是什么?每一个社团都有它的伦理关系,譬如,组织法中规定负责人和成员,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运作方式,否则,这个团体就变成一群乌合之众。而宗教更是重视伦理,师徒关系、信徒与出家人的关系,都是伦理;有职务的伦理、职位的伦理,甚至还讲戒腊的伦理,谁先受戒,便应受到尊敬。

  「伦理」如果用佛教的语言来讲,称之为「法住法位」,也就是说,每一个现象,都有它一定的位置。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中,都有他不同的位置;每一桩事物,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都有不同的立场和位置,我们要加以尊重,这就是伦理。

  例如,有时候我是老师,有时候我做学生。做老师的时候就要像老师,做学生的时候就要像学生。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各有其轨迹、地位;违者相互冲突,顺者彼此辅助。

  虽然说要随顺因缘,但佛法也鼓励人要积极促成因缘。因缘没有成熟,要促成它。如果怎么样也做不出来,那就暂时搁下。譬如说,我计画到国父纪念馆演讲,但是场地怎么也租不到,那到底还要不要讲呢?如果怎么也租不到,便放弃演讲计画。因为我知道「诸法因缘生」,别人也需要用场地,并不是只有我才能用,所以不需强求,只要等待以后有因缘就好了。

  (三)保护自我的内在环境

  自我的内在环境,包括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

  佛教指出,心有「染」和「净」,「真」和「妄」之分。「染」是烦恼,「净」是智慧;受幻境的迷乱,就是「妄」,证得诸法的实相无相,就是「真」。

  一般人的心理活动,无非是虚妄的烦恼相,无我、无相的精神活动才是解脱自在的智慧功能。

  前面我们已经大致解释过有我、执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思,那便是染的、妄的、烦恼的;相对地,无我的、无住的、不以自我为中心,便是净的、真的、智慧的。

  二、《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共有四个层次:

  (一)净化人心

  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化,推展到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净化,始能落实、普遍、持久。

  所谓「心灵环保」,是一个现代的名词。其实,佛教很早就主张,要把我们的心清净,必须将烦恼心净化,成为智慧心,这就是心灵的环保。

  心灵的世界包括心理的活动和精神的活动。如果我们的心理环境或精神环境常常困扰我们,心灵就不健康了。为了保护我们的心灵环境,变得有智慧、清净、自在,就必须从人心的净化做起。

  (二)发菩提心

  人心的净化,必须放下自私自利,确信利人便是利己,故当如《金刚经》所鼓励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呢?这是《金刚经》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要发成佛的无上菩提心。

  要发成佛的心,必须先学菩萨的精神,菩萨的精神就是「以利他为利己」,菩萨发愿并不是急着想要自己先成佛,而是希望先度众生。诸位一定听过地藏菩萨发的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就是菩萨精神,是以利益众生来利益自己,也就是不为自私自利,只为利他。这种观念正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以及永远的人间社会所需要的。如果人人都能不为私利,而致力于利他,这世界当然就不会有什么纷争了。

  利他行,并不等于做滥好人。必须智慧与慈悲兼顾,方能使我们的世界真正的净化。

  (三)保护初发心

  发了无上菩提心,应当知道如何时时保护此一「初发心」,是故《金刚经》说:「云何应住?」

  这个「住」和前面的「住」不同。前面提过的「住」是「在乎」,这里的「住」是不要离开、不要退心、不要忘掉。要住于无上菩提心,不要忘记自己最初所发成佛的愿心。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可忘记自己是一个发愿成佛的人,如果能够这样,便能时时以利他为利己。

  (四)降伏烦恼心

  住于无上菩提心者,必须知道如何处理心猿意马的虚妄烦恼心。《金刚经》说:「云何降伏其心」,如何使我们心猿意马的烦恼心、妄想心、自我执着心平伏下来、化解开来呢?这就是《金刚经》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主旨。

  三、《金刚经》的心灵环保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无私无我的智慧,处理一切事物。

  (二)「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当我们行布施、做好事、发起慈悲心的时候,不要有一定的对象。「色」就是一定的对象,红的、绿的、方的、圆的、长的、短的、亲的、疏的……等一定的对象;「声」就是各种声音;「香」就是诸般气味;「味」就是酸、甜、苦、辣等味道;「触」是感触、身体官能的接触;「法」是自己心里的想法或观念,一切属于心理或精神部分的,宗教或哲学上的最高原则或「神」。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合称为六尘,都应该全部摆脱,这样心灵才能得到清净,这样行布施才不会生烦恼心。

  (三)「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意思是说,如果心仍然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就是「非住」,就是「不住于菩提心」。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应该以「无住心」布施,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四、从有到无的心灵环保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住于过去和未来

  一般人总是常常想着过去、想着未来,能够想到「现在」的已经不错了。我们通常会记挂着过去的对错毁誉,以及幻想着未来的期许:下一次的好运,是不是轮得到我?如果只想到过去、未来,「现在」又如何做得好呢?

  成功的人不能沉醉在过去,也不可幻想着未来,唯有努力于现在,才是最可靠的。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状况-住于现在的活动

  学佛修行的人不要老是担心「我如果犯了戒,就要下地狱了!」也不要老是渴望:「阿弥陀佛!你什么时候拿金台、银台来接引我?什么时候才会来呢?我死的时候你来不来?」这样空想是没有用的,现在赶快精进念佛才是最要紧的。

  这就好像有人看到一颗苹果快要熟了,他便站在树下想:「这颗苹果是我的。」于是,就站在树下张着嘴巴等,他老是在等,而不去摘苹果,结果苹果尚未掉下来之前,可能就来了几只鸟把苹果吃掉了。这就像是只幻想着美好的未来,却不把握现在及时动作,这是没有用的。

  我们常常就像是那位在树下等苹果吃的人,以为等着、等着一定能等到。等待是不会有结果的,只有努力才会有成果,有时候可能努力了都不一定能够得到,但是,还是一定要努力,才会有机会;如果努力过后仍得不到,也可以问心无愧了。以摘苹果的例子来说,也许当你还没爬上树去,它就被鸟吃了,或掉下来跌坏在地上了。但是,在爬树的时候不能担心:「反正苹果一定会被鸟吃去,算了!我不爬树了。」而是要重视现在的努力,大修行的人、成功的人都是这样,不会老是怨天尤人,不会因为别人的得意失败,而在一旁空欢喜、徒悲哀。

  (三)解脱者的智慧反映-不住于过去、未来、现在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解脱者已经心无所住,不住于现在,也不住于过去、未来的一切相,这叫作「无相」、「无我」,也叫作「解脱」,就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了。

  我们大家都还是凡夫,虽然还做不到,但知道有这么一个境界,希望有一天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所以要修行。至少要能做到「住于现在的活动」,不要停留在第一种「住于过去和未来」的状况。

  第二讲 《金刚经》与自我提升

  在未进入正题前,要先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真正的佛法是无法可说的,也没有一定要说什么法,因此「法无定法」,跟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代、针对不同的环境需要,就说不同的法。只要对当时的人、当时的社会有用、有利益,就是佛法。

  以《金刚经》来说,经中所提出的主要观念,即是「空」,「空」就是无所执着,没有一定要说什么、要告诉人家什么。所以,佛法并不一定非讲什么不可。

  如果一定要讲什么,就不是佛法。就好像说,有人喜欢吃辣的,有人喜欢吃臭的,有人喜欢吃大蒜,有人喜欢酸的。如果他们每一个人都想把自己喜欢吃的给别人吃,那么,这时候必定会有争执。

  每个人性格不同,年龄层次、生活环境不同,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就佛法来说,尊重所有人的需求,尊重一切众生的需要,只要对对方有益,就是佛法。

  一、《金刚经》的自我观

  (一)自我的层次

  自我的层次有三种:自私的自我、博爱的自我、实相的自我。

  1.自私的自我-小我

  自私的自我,一般人称为「小我」。因此,为自我、个人的利益而追求、努力,就是「小我」。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人不自私,天诛地灭。」这是正常的,一个人如果不为自己的福利努力,他还有生存的余地、生活的可能吗?所以「小我」非常重要。自私的我并非坏事,中国有一位哲学家叫作「杨朱」,主张「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听起来十分小气,可是如果人人都能为自利而奋斗、努力,我们这个社会不是都能自给自足,不是都能非常富裕了吗?所以,小我不能没有。

  小我有它不同的范围,首先是个人的小我,其次是夫妇两人的小我,然后是家族的、团体的、宗族的、民族的、国家的、人类的我,这些都是小我的层层扩大,不是大我。例如,人看到毒蛇猛兽,觉得是可怕、可恨的,应该被消灭,这是站在人类的立场而说的,因为人类的自私,而没有想到我们有权利生存,毒蛇猛兽为什么没有权利生存?它们在世上和我们一样都在求生存,为什么它们不对,而我们是对的呢?

  2.博爱的自我-大我

  博爱就是对一切人施以平等的待遇、平等的关怀。所谓「牺牲个人的小我,完成全体的大我」。许多革命家、宗教家、哲学家们都有这种胸怀,不为一己之私,不为个人家庭,而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人类、为整个世界和平,将自己奉献出来。如将士的殉国、宗教徒的殉教、哲学家的殉道,这种为大我而牺牲的爱,称之为「博爱」。

  但是对于所有一切众生的平等待遇,除了佛法之外,其他的哲学、宗教很少把低等乃至高等的一切众生,都平等看待。中国的儒家虽也有「民胞物与」的主张,但仍然不脱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尊。

  很多人认为大我就是无我,但是大我还是有一个我,还是有一个主体。佛教认为不但一切人是平等的,一切众生是平等的,并且进一步指出所有众生所以为的「我」,都是不存在,都是空的,既然都是空的,当然也就是平等的了。所以,佛教的众生平等观,其实是从「无我」产生的。

  3.实相的自我-以无我为自我

  前面已经解释过《金刚经》的「空」指的是时间、空间的空;所有时间上的变动及空间上的移动,一切现象都在变动之中而存在。佛法讲「无常」、「无我」,是因为一切现象都在变化之中,没有绝对的、永恒不变的自己或「我」。一般人所以为的我,乃是假相的我,不是永恒的存在;而哲学家和宗教家所认为最后的、最高的「神我」,其实是一种观念和信仰的存在,并非真实不变的本体。

  佛法认为,实相即空相,空相即无相。以「空」为自我,即是放弃自私的、自利的、以自我为中心或以功利主义为出发点的种种观念执着,这才是实相,才是无相,才是解脱。

  「解脱」一共有三个名字:「空」、「无相」、「无愿」,合起来称为「三解脱门」。如果我们希望从烦恼、痛苦、业障的束缚中得到解脱,就必须亲证「空」、「无相」、「无愿」。

  空就是无相,从字面上,就很容易懂,但是无相为什么就是「无愿」?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

  「愿」的意思是志向的原动力。从佛法的立场说,凡夫众生之所以浮沉生死大海、流转生死,都是由于造了善业和恶业的缘故。造善业,即生人间、天上,造恶业,便为他类众生。造的善业不够多、不够好,生在人间就会受比较多的苦难。

  已经解脱的菩萨、圣人,他们也在我们的人间广度众生,也以父母所生的肉身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陪着我们受苦受难,可是他们心中已得到解脱,所以苦难并不会为他们带来烦恼。

  凡夫众生在生与死中浮沉,是由于业力,菩萨们于生死中往来是「倒驾慈航」,是由于愿力。这个愿力便是来自最初所发的「成佛的心」、「无上菩提心」和「行菩萨道的心」,依此愿力,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及至解脱之后,仍留在人间广度众生,但这时候不是以业力,也不以愿力,而是以「无愿」。

  「有愿」并未真正解脱,还算是凡夫的菩萨。像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立个志愿,准备做什么,希望做什么,计画做什么。到了「无愿」的程度-解脱的菩萨和佛,便不需计画、不需再立愿、发心,因为他们本身已在「愿」上了,正如车子在下坡时,只要一启动,自然就会往下滑,不需再加油,这就是「无愿」的意思。

  如果还有愿,就仍是凡夫,到了「无愿」,才是大解脱的菩萨和佛,故称为「三解脱门」。「三解脱门」即是《金刚经》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虽无相而仍在人间广度无量众生。

  法鼓山不仅仅是位在台北县金山乡的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之具体实践。我们希望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法鼓山理念的信奉者和实行者,这是不是心太大了?不大!菩萨不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吗?我这一生度不了几个人,连我本身是不是已经得度都是一个问题,但是,我们的理念和使用的佛法却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不以时间、空间作为我们的范围,唯有如此,才能称为「实相」、「无相」。

  二十几年前,我在美国时,有一个美国人跟我一起修行禅法、打禅七。当时我介绍「无我」的观念,说:「开悟之后,就会将自我中心融化,没有小我,亦没有所谓的大我。」到了第三天,他打坐坐得很好,几乎连自己都快要没有了,没有手、没有身体、没有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里。

  他很恐惧,于是来找我,说:「师父,我想回家了。」

  我说:「为什么?」

  他说:「我坐得非常好。」

  我问:「你打坐坐得很好,为什么要回家?」

  他回答:「我还有女朋友,如果变成了『无我』,我是不是还要结婚呢?我可以不结婚,但是我的女朋友她可不能不结婚。所以,我不能再坐下去,再坐下去就要变成『无我』,变成和师父您一样了。因此,我不坐了!」

  后来,我把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的照片给他看,问他:「他们有没有头发?像在家人还是出家人?」

  他说:「有头发,像在家人。」

  我就说:「做为在家人,也可以是大菩萨。」

  他说:「真的?那是不是可以结婚呢?」

  我说:「你准备要几个太太?」

  他说:「只要一个就够了。」

  我说:「没有问题,你打坐,开了悟,如果还会想结婚,还是可以结婚的。」

  他将「无我」、「无相」误解了。所谓「无我」、「无相」是指心中不要执着。前面讲到「无住」,是不要在乎的意思,有太太,却不在乎太太爱不爱我、骂不骂我,而只是把太太当成太太,扮好先生的角色,这就好了。因此,如果真正能做到「实相的自我」,那就是大解脱了。得大解脱时,不在乎、不计较是在家或是出家,但这是菩萨的层次,一般凡夫是做不到的。

  (二)执着的自我

  1.四大五蕴的我

  「四大」不是一般人所谓的酒、色、财、气,佛法所说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等构成物质的主要元素。主要出自于人的身体的结构分析,自然界的物质世界,也可以依此类推。印度哲学中除了佛教,其他几派的哲学也谈到物质的世界分为四大类。

  在人的种种执着中,以对身体的执着为最重,因此,佛法指出最难放下、最难破除的就是「身见」。「身」是我们的命,什么都可以不要,但命不能不要,一切都可以放下,但命不能放下。

  虽然,也有人爱财而不要命,但是到了真正要他命的时候,还是会把财放下,因为命最要紧。人没有了身体,就无法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所以,身体是非常重要的。

  身体是由四大组合而成,所谓的「四大」是什么?血液、鼻涕是「水」;骨胳、经络、皮肤是「地」;体温是「火」;体内的许多空隙和呼吸是「风」。

  但如果将四大分开来看,我们的身体就不存在,而且四大本身也不断在变化。喝水、尿液,是「水大」的变化;吃饭、排便、洗澡、漱口、刷牙、剃头、剪指甲,是「地大」的变化;呼吸、换气,是「风大」的变化;吃东西产生热能,热能化为力量、能源散发掉,是「火大」的变化。四大常常变换,所以,身体是暂时的,非永恒的。

  「五蕴」是什么?「五蕴」-色、受、想、行、识,同时包括了精神和物质、心理和生理这两部分。

  「色蕴」的「色」翻成英文,是「Form」,不是「Color」,它或是指有形状的东西,可以看得到、摸得到、接触得到,或是可以用耳朵听到的,甚至无法以感官接触到的微细物质,都称为「色」。

  其他四蕴:「受」是接受、感受的意思,感受是心理的作用;感受以后便「想」,想自己刚刚接收到的是什么、是怎么一回事;「行」是产生反应,该怎么办?

  譬如,有人骂我:「师父,你胡说!」

  我一听到有人骂我胡说:首先,「听到」就是「受」;其次,知道有人骂我就是「想」;接下来,我怎么办?我该怎么反应?该答辩呢?或一笑置之?这种心理准备要反应的活动或心态便叫作「行」。

  受、想、行加起来就是「识」,识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认识的「识」,是了解、分别、认知作用;另一种是指更深一层的精神作用。我们所有身心的种种反应,会变成一种「能」或一种「力」,储藏在我们的「识」中,然后形成「因」;经过一段历程后,在「缘」的促发下,就变成受「报」的结果出现。所以,这一生做了坏事到下一生还有果报,就是由于「识」是一种精神作用。

  我们这一生的认知,到另一生已经不存在,只有一种「能」、一种「力」的作用存在着,这就叫「识」。所以,「五蕴」不但包括生命的肉体部分、心理部分、精神部分,也包括从此生到彼生的连结过程中的生命体的存在。

  「我」,这一生的我、现在的我、这一念的我、下一念的我、一直到来生的我,都是由四大五蕴完成的。以四大为我、五蕴为我,都是有执着的我。因此,《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以般若慧观照五蕴皆空以后,才能得解脱、得自在。

  2.功过果报的我

  在世间,大多数人都希望人家赞叹、希望人家鼓励;做好事希望留名,希望留芳百世、名垂千古、名扬四海。

  目前,我出版了不少书,中文、日文、英文的都有。如果我希望写更多更多的书,而能被翻译成各国的文字,让世界所有国家的人都认识我,认识「圣严」这个人,如果只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写书,我就是为了「我」,而不是为了众生。

  不过一般人存有这种心,也是正常的。鼓励一个人使他做好事,表扬他使他做更多的善事,让更多人见贤思齐也能受到表扬,也是很好的。所以任何一个团体或政府,对于优秀、成绩好、贡献多的人士要加以嘉奖。但是,如果受表扬的人只是为了受表扬而努力,那就有问题了。

  又譬如,一九九一年我曾经接受好人好事的表扬。其实,对我来讲,我并不是那个「好人」,「好事」也不是由我去做的,我只是认识了很多想做好事的好人,因缘俱足之下,帮忙他们做了好事,成就了这些好人。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能成就的就很有限了,一切的事,都是由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只要这么一想,自我就会淡化、减小。

  争功的人必定诿过,很多人为了争功,喜欢把别人的功劳抢来据为己有,一旦有过失则把责任推给别人,上推、下诿,不是说上面交代得不妥当,就是下面的人做得不对,只有自己是无辜的。我们不要做争功的人,应该把功劳给人。至于「过」是不是我的?如果没有人承担,是我的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人承担,我也不需要硬把过错揽在自己身上。

  佛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和尚傻乎乎的。一个少女未婚怀了孕,在情人的唆使下,跑到庙里对和尚说:「和尚啊,我肚子里的孩子是你的。」

  和尚说:「噢,是真的吗?」

  少女说:「你忘了吗?当然是你的!」

  和尚说:「噢,好,好,那就是我的吧!」

  后来,孩子出生了,少女就把孩子送去说:「这孩子是你的,你应该养他。」

  和尚说:「好,好,那就给我吧。」

  四周的人纷纷骂这和尚六根不净。本来还有信徒供养他,如今没有人愿意再供养他,和尚变成了乞丐,却仍抱着孩子四处要饭吃。

  当孩子一天天长大,和尚便准备把他留下来当小和尚。

  结果那位少女在和情人结婚后,夫妻两人跑来找和尚说:「和尚,你知道这个孩子是谁的吗?」

  和尚说:「你们不是说是我的吗?」

  「不,这个孩子是我们的。」

  「是你们的?那就带回去吧!」

  就这样,孩子被抱回去了。大家都骂这个和尚:「你怎么这么傻呢?」

  和尚说:「我是个和尚,没有人要的小孩,当然是给我啰!既然有人要,那就抱回去啰!」

  大多数人都只希望得好的果报,不希望得坏的果报。例如,很多人害了病就怨天尤人,说:「我这一生没有做坏事,为什么偏偏要我害病?那些做了坏事的人,为什么他们不害这种病,而叫我来害这种病?」好像是老天不公平。从佛法的立场来看,一切的果报必定有原因,受报之时不必再问:「为什么我得到这样的果报?」重要的是,如何改善现在已经得到的果报。

  已经得到的果报,应该无怨无尤的承担,同时想办法扭转、改善既有的命运、环境。经由我们的努力改变既有的事实环境,这便是改变果报-从不好变成好,希望自己能够更好;不过,这仍是有我的,是有我的执着。

  很多人讲:「你不要执着,你不要那么自私啦!」不需要用这句话骂人,自私是正常的,自私而害人才是不正常。自私而不害人,自私而能使他人因他的自私而得福,不是很好吗?

  (三)假名的自我

  1.闻法者的假名我

  《金刚经》的第一句即云:「如是我闻。」很多人问,佛法讲「无我」,为什么经典里开头第一句就是讲「我」,是不是佛教也讲「我」?「如是我闻」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是当下听法、闻法的人。阿难尊者听到佛陀说法之后,回想、覆诵给以后的人听,说:「当时,是我亲自听到释迦牟尼佛这样讲的。」

  用以表示有证人证明这是事实,因为「当时我在那儿」,以「我」取信于后来的听法者,因为「我是亲自听到的,请你相信我,我是这样听到的……。」

  这个「我」是假名的我,代表听法者。

  2.说法者的假名我

  《金刚经》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金刚经》中很有名的经句,它重复讲着:「不要住于色声香味触法、不要住于色声香味触法……。」

  有一些人认为佛有三十二种大人相,三十二种大人相即属于「色」,是形状、颜色的表现。《金刚经》讲到,如果以三十二相来见如来,这个人是不是真的见到了如来?不一定。佛虽然有三十二种大人相,但是,除了佛以外,还有一种人也有三十二种大人相,那就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的「转轮圣王」。传说有一种统一天下而不用武力,虽有武力却可以不用武力的理想社会,即为转轮圣王的境界。

  佛虽以声音说法,但是如果用佛的形象或佛的语言,希望能见到佛的话,这个人是见不到如来的,这个人行的是邪道。这段经文中用的两个「我」,都是假名我。佛陀在经典中常常自称「我」,这个「我」不是凡夫执着的我,而是假名。因为,他如果不说我,对于说法的人来说,就没有办法呈现,没有办法表达了。凡是需要表达,尤其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时候,一定是有对象,有对象,即有你、我,所以会出现「我」字。但是,这个我,是假名我,并非真实我。也可以说,是色相的我,不是真实的我,是如来的「无我」之我,而不是我们的小我或大我的我。

  《金刚经》又云:「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这也是说法者的假名我。经文的意思是:假如有人说,如来来了,如来去了,如来现在坐着,如来现在卧着,如果这样讲,那么,一定不是真的见到如来,只是看到如来的色身、如来的肉身、如来的假相,而不是看到真实的、实相的如来。实相其实就是无相,实相无相,无相而无不相。虽然讲「无相」,可是如来的法身、如来的身体遍于一切,处处皆在。

  而现在,我圣严在这里说法,是不是代表着如来在这里说法?我不是如来,可是说的法、念的经是如来的法,那么,如来究竟在哪里?

  既然如来的法是从我口里说出来,如来的法的力量是从我的身上发出来的,那么,有佛法之处就是如来所在之处;这并不是说,我的身体就是如来,不是的,而是我代表着如来在这里说法。

  诸位正在听如来的法,跟如来究竟是相应还是不相应呢?假若你们认为:「我才不相信!」那么,你们跟如来的法还不相应,如果能句句深入内心,那就是相应。现在听法觉得不相应,并不表示你跟如来不相应,如来从来没有离开过你,只是你此时并不承认自己和如来在一起。禅宗有一句话:「夜夜抱佛眠,天天共佛起。」很多人认为如来是供在庙里的,也有很多人认为如来在西天,错了!如来并没有离开我们一寸一分。

  我现在在讲《金刚经》,我当然相信我跟如来是一样的,你们也该相信自己跟如来无二无别。这就好像说,每一个人的如来都是在冬眠状态,当春雷一响,许多冬眠中的众生都将自浑沌中苏醒。所以,说法称为「振法雷,击法鼓」,就是要让冬眠中的佛全都醒觉过来。所以,每个人本来都是如来,只是诸位不知道自己原来就是如来。

  二、《金刚经》的自我升华

  (一)认识自我

  1.不见五蕴空,即生一切苦。

  《心经》观五蕴皆空,是故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是说把身心、精神组合成的自我,看成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现象,例如这几年来,我的白眉毛从两根变成四根,白头发愈来愈多……既然在变、会变,那么,这身体就不是真的,所以不必那样地执着,也就不会把自己看得那样认真,不会得到的舍不得丢,没有得到的拚命追求。

  既然我们的身、心都是一种临时的结合,是因为时间、空间的存在而变化,一切都只是时间、空间不同而产生的变动。体认到这点,对自我就不会看得那么重要了。

  有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开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