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开示网

浅说天台圆教义

发布时间:2023-11-30 14:46:47作者:心经网

  天台宗判释如来一代圣教为五时八教,五时所说,不出八教;八教(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之极说,即是究竟圆满之圆教。

  如来说法,适时而进;对机而谈,当机得益。譬如,对小乘人说法,只能讲说藏教的道理;但这只是善巧方便,“令入佛乘(一乘)”才是目的。如果一开始便对小乘人讲说圆教(一乘)的道理,那么小乘人绝对听不进去,甚至会丧失修学佛法的信心。藏教认为,阿罗汉,辟支佛是实有的果位圣人,可以灰身泯智,正报、依报都没有了。可是从圆教的立场上来说。如来法身常住而不灭,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无道可修,无果可证;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架,那里会灰身泯智?所以,最上一乘、如来极说《妙法莲华经》指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佛陀视众生根性之不同,善巧方便宣说藏教、通教、别教的道理,其真实用意是最终令众生成佛,即旨归佛乘(圆教)。

  然而,小乘是大乘的基础。基石不牢,大厦安立?欲学大乘,必须把小乘的教义,弄个明白。唯有如此,今后修学大乘,才会有清楚的对比,烘云才能托月,最终通达大乘圆教的妙旨。学习小乘教义,笔者最深的体会是不要被繁复的名相牵着鼻子走,乃至将小乘的位次与大乘的位次作硬性、实有的配位,简直如世间将志趣不投的一对男女强硬配对一样,不但误解佛法,而且误人歧途。天台家虽然在阐明圆教义理时,援引了藏、通、别教位次,作个比较,但只是说明义理之方便,从根本上说,藏教位次是思议境,圆教位次是不思议境,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智者大师指明:“华严解初住(圆教)云:无染如虚空,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正使及习,一时皆尽无有遗余,初发过牟尼(示现劣应身)。此之谓也。始自初品终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证,不待位登七地尔,乃修习何暇欢喜始人双流。前教(藏、通、别)所以高其位者,方便之说;圆教位下者,真实之说。”以藏教极果阿罗汉与圆教观行位为例:阿罗汉断除见思通惑,但连无明名字都不知道,不见佛性;而圆教观行位,名为外凡位,却圆伏无明,见佛性,以此超越阿罗汉,故称“余佛”。同样是大乘,别教位次也不能与圆教位次相提并论,如别教十住菩萨才能伏住无明,而圆教初住便登分真佛位,具佛威仪,能够分身百界作佛,一位之中即具四十一地功德,岂能同日而语?

  同样讲二谛(真、俗)、三谛(真、俗、中)、四谛(苦、集、灭、道)、十二因缘、六度十度,藏、通、别教皆有次第,高下之别,而到了圆教,将这些思议的说法统统推翻了,从立法至破法,所有的二谛、三谛、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十度都是无二无别的,无思无议,皆不思议之佛法,即一切法皆佛法也。二谛的圆教极说是真俗不二,三谛的极说是三谛圆融不二,四谛的极说是无作四谛。兹举智者大师对“无作四谛”的诠释:“无作者,迷中轻故,从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烦恼,名集谛;涅槃是生死,名苦谛。即事而中,无思无念,无谁造作,故名无作。大经云:世谛即是第一义谛。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出世人知,即第一义谛。一实谛者,无虚妄无颠倒,常乐我净等,是故名为无作四圣谛。”(引自《法华玄义》卷二下)

  《妙法莲华经》云:“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一乘法、一事实、一大事因缘,都是指的圆教;其他如净土念佛圆顿法门,禅宗六祖《坛经》的正法眼藏,天台宗圆顿止观法门,这些实修法门中都体现了圆教的精神。《妙法莲华经》之外,《华严经》的一真法界,《维摩经》的不思议解脱,《般若经》的实相般若,《楞严经》的大佛顶首楞严,《涅檠经》的大般涅槃,皆是圆教的说法。

  由于圆教是不思议境界,因此欲彻底明白、实证圆教义,必须运用种种的实修方法,去实修,去亲证,才能获得佛法的真实受用。天台教法次第有序,层次分明,为后世不同根机的众生指明了循序渐进、成就佛道的正途。因为圆教是不思议境界,所以唯有上根利智人才能彻底信奉;不过“下下愚有上上智”,倘若不断研修佛法,纵然此生不开悟,也必会乘此殊胜因缘,于来生转为上上智人,一闻即悟。先有妙解,后有妙行;解行并进,才是普摄群机、成就佛道的不二正途。同样的,研习教理的目的,不是为研教而研教,乃是为了更好的实修。从根本上说,佛法不是研究的,也不是考证的,而是实证的。一旦实修,必须“行起解绝”;笔者强调研教与实修并重,不是提倡杂修,而是为了更好的专修。

\

  谈到实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读诵大乘经典;2、修习止观(禅人讲参禅);3、念佛(以持名念佛为主)。

  第一读诵经典的方法:端身正坐,开经渎诵,不起一念思维分别(彳:亍起解绝),如对圣容,一直阅去。如此,利根的人,便能开悟;钝根的人,也可以增长福慧。事先,懂得经义的,绝对比不懂经义的,进步要快。因此,研习经教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

  第二参禅(即修习止观)的方法:放下一切闲思妄想,从心地上用功夫,穷参力究,拼一生做一个呆汉,一旦豁尔开悟,圆教妙理,便彻底彰显。即使参究一生,还是没有开悟;那么他生一出头来,一定智慧猛利,一闻千悟。

  第三念佛的方法:老实念一句“阿弥陀佛”,以名号召果德,利根人决定上品往生;钝根人即使不能马上开悟,只要能生西方,决定开悟。若解知圆教“即心是佛,即心作佛”三妙旨,则能提升往生品位无疑。

  以上三种实修的方法,读诵经典与修习止观,若不行归净土,欲求一生了办,恐非易事,率多成就他生之殊胜因缘。唯有净土念佛法门,一旦往生,无论上、中、下品,都有圆证三不退,一生了办无失。“教演天台,行归净土”是天台智者大师、四明、幽溪、藕益、谛闲诸祖的传统做法,优良道统;故笔者认为,以天台教义(圆教义为根本)为导,念佛为正行,读诵经典、实修止观为助行,最为圆满。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开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