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探微
[作者简介]
弘学,重庆南岸人氏,1938年生。不吃“皇粮”的佛教学者,瑜伽菩萨戒居士。1957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藏语文专业,受教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泽霖先生和他的夫人马时芳先生;问学于梁在农(智慧法师)先生和密悟格西;是佛学家正果法师的正信皈依弟子。从50年代起研飞佛教典籍,对汉藏佛学和儒学都有相当的造诣。曾执教于空林佛学院、宝光佛学院和四川省佛学院。著述甚丰,公出版有《佛学概论》、《藏传佛教》、《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净土探微》、《佛典入门》、《佛教图像说》等,并有其他多种著述内部流通,发表论文若干。
前言
我国佛教的净土宗,是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的的宗派,为我国佛教十三宗之一。净土乃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即清净功德庄严之处所。又因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白莲社,取义生西方净土者皆由莲花所化生,而称极乐国土为莲邦,净土宗亦故称莲宗。又因为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法,借弥陀本愿之他力,祈获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故又称念佛宗者。
西方净土思想乃依据释迦牟尼于耆阇崛山所说之《无量寿经》、王舍城说《观无量寿经》、祗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佛经》等三经。佛陀入灭后约九百年,世亲所造之《往生净土论》,以及马鸣、龙树诸大师赞述以上三经之要义,弘传此宗。北魏永平元年(508年),菩提流支来华,授昙鸾《观无量寿经》,传承完备之净土经论,使我国之净土法门有划时代之发展。至唐代经道绰、善导之发展,净土思想方始成为一佛教宗派。但是,净土宗和佛教其他宗派有所不同,没有法统的传承,而只是一种宗教的实践法门,和佛教各宗融合在一起而风行于教界。虽然如此,我国的净土宗也有三种教系:一是庐山慧远大师之系统;二是道绰、善导等之系统;三是慈愍三藏之系统。三大教系,各有其特色。
第一,庐山慧远大师的教系。它是依靠般舟三昧之法,期待见佛和往生为目标。慧远之师是道安,道安之师是佛图澄,这是中国净土思想的第一传,大约是在公元310年左右。慧远和这一系的史迹极其鲜明,也有著作流传,种种的念佛结社,在当时社会占有相当地位,高雅之士结社甚多,慧远一代的名风,培育了不少的门徒,这个感化的力量是不小的。可是,慧远一系的教化对象,都是高人隐士,其教学态度,是以知识义解为目标。此系的净土观是把弥陀净土看成应土的,凡夫往生的地方是事净粗国,也就是事净土,没有办法到相净土和真净土,因为这种见解里,把净土看成是业报所感的思想,所以慧远一系的教学是常识性的理论派。后世的唯识系统的诸家,都把弥陀净土看作“别时意说”,三论、天台、华严、唯识诸宗的学者都有这种见解,这也是由理论所展开的当然结论。
第二,善导等之教系。善导之师是道绰,道绰之师是昙鸾,昙鸾受法来自菩提流支,这是第二传,大约在公元508年左右。他们都鼓吹往生净土,倡导由如来的本愿力而往生和连得不退等果。由于慧远大师所传下来的净土观是学理性的,缺少大众化和超越性的宗教特色。体解信仰的佛智,理智固无不可,但是要从大悲心出发。善导教学的根本立场,就是以佛的本愿为基础,强愿缘起论是净土思想的根本世界观,弥陀净土是由佛的本愿所成的庄严国土,是报土而绝不是应化土,这个“是报非化论”很深刻地反驳了净影慧远、天台、嘉祥等诸师的观点,善导说“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阿弥陀佛所以是报佛,报佛所住的国土应该是报土,凡夫也能往生这个报土。古来的诸师判土低调,甚至不许凡夫二乘的往生,其中虽许报土,也唯知通报的分齐,不知别报的因由。净土思想成立的原理是在“愿力成就”,净土的本质就是“土体是涅槃,其证果是无为法性”。善导一系的思想,有人生罪恶观、凡入报土论,指方立相论等,确立了净土思想的特色。这种思想一出,大家都有生报土的希望,社会民众由此而踊跃信仰,把殿堂宗教普及到社会的现实之中,使人可以得到现实的救济希望,因此而发挥了净土思想的本怀。善导的净土思想的普及,发展出忍苦的世界观、创造光明的世界观、业报的世界观、报恩的世界观等,大众的精神生活因此而得到许多安慰。
第三,慈愍三藏之教系。慧日法师是公元748年前的人,他游学印度十八年,亲受印度三藏之法,这是第三传。他倡导教净一致、禅净一致、戒净双修的思想。他的思想为历代大师所继承发扬,延寿、袾宏、法照、元照、智旭等都是这一系统的大德。慧远教系的净土思想之法益,是吸收上流社会的,或者说是上根;善导教系的净土思想之法益,是普及民众的教义,当属下根;而综合上、下根的净土思想就是慈愍三藏教系的禅净合一的净土义,这一系当然就是中根。净土宗在历史上说是上、中、下三根普被,就是由此而演变形成的。
净土思想在我国佛教史上的发展大致如此。随着佛教的昌盛,人民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净土行者亦不局限于单纯的称名念佛,三根普被而各有各的特别发挥,净土行者亦有各自的选择,都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净土思想的渊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故尔笔者力不从心地编撰了《净土探微》一书。盼得到佛教界的大德和学术界的仁者之教正。
弘学谨识
版权所有:心经开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