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开示网

修福

发布时间:2023-08-09 15:14:21作者:心经网

  今年在庄严寺夏令营中,我以「愿力」为题,作了一次讲演。其中引用了《了凡四训》中袁了凡所发的要做三千件善事求中举人的愿。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信,他说:袁了凡的许愿,只是为了他自己想中举人,何以福报能有如此之大?他觉得我这个例子举得不恰当,远不如第二个例子,为居和如继续每天早晨念《金刚经》,那才是真心大愿,应该感得大的福报。这位朋友自有他的见地,我很钦佩,也因此引起我想对佛学中的几个术语:福、求福、修福、福德、功德作一些研究,希望对通常所谓的「修福」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以帮助我们修持。这是今天应继如法师之嘱,来大觉寺和各位同修研究这个题目的缘起。

  凡是学佛的人,都想修福,所以究竟怎样才是修福,应该是我们都希望明白的课题。我今天并不想追究高深的理论,而是想寻找出一般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得到的修福方法,使我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符合了佛陀所指示的做福德、功德的正知正见。

  求福、修福、做福德、做功德都是佛教中所提倡的事,但是这些「因」所能结出来的「果」,却有程度深浅的不同,及究竟和不够究竟的差别。所以求福并不是修福,做福德也并不是做功德。

  今天我想分为三个段落来和各位研究。

  一、求福和修福有什么不同?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么不同?

  三、我们应该怎样修福?

  一、求福和修福有什么不同?

  在说明什么是求福,什么是修福之前,我先举几个例子请各位来评定,也许可以帮助大家对求福及修福有更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例子:在庄严寺观音殿的正中,有一尊五彩的磁的观世音菩萨像,旁边站著一位张著笑口,活泼可爱的童子像。有一天我正好在殿上,看见有一对年轻男女,很虔诚地跪在观世音菩萨前面祈求。这位年轻的太太看见我在边上,很自然的问我:「请问你晓得这里的签筒在那里?」我答:「这里并没有求签设备。」她问:「那末我们怎么知道观世音菩萨答应或不答应呢?」我说:「你不妨抛一个二毛五的角子,看见老鹰在上面,不就可以表示观世音菩萨已答应了你们吗?」他们大概很同意这个建议,马上拿出一个角子,又祈求了一回,往上一抛,只见他们都望著地上,满脸笑容的又拜了一拜,高高兴兴的走出殿门去了。

  各位觉得这对年轻男女是在求福呢?还是修福?

  所有的回答几乎都是求福。

  第二个例子:中国唐朝时代,有一位玄奘大师(就是通俗小说西游记中所说的唐僧),他千辛万苦,冒了生命的危险,经过沙漠地区,远去印度,收集了许多佛经,回来中国,然后以他一生的精力,将很多经典译成中文,是一位奠定在中国发扬佛教的重要人物。各位常念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他所翻译的。

  各位,玄奘大师的取经译经,是求福呢?还是修福?

  几乎一致的回答是修福。

  第三个例:大约两年前,那时和如纪念图书馆正落成,《金刚经的研究》这本书也已出版。我收到一封不具名也没有地址的短信,大概是一位女士写的。她说她读了我讲述的《金刚经的研究》,对于居和如十八年每日早晨念一遍《金刚经》的记载,觉得念《金刚经》有这样的福报,实在太好了,不但生前有一个好丈夫,死后还造图书馆纪念她,很受感动。现在她也开始每天早晨念一遍《金刚经》。

  各位,她是为了求福呢?还是在修福?

  回答颇不一致。

  第四个例子:就拿《了凡四训》中袁了凡的第三个愿──做一万件善事,求中进士为例。袁了凡中了进士之后,派去四川做县官。明朝时代,县官的权很大,他可以不必请示上司就决定更变老百姓应缴纳的粮税。袁了凡做了县官后,体恤农民的艰苦,下令减税,万民腾欢,感得神明托梦,说他这件减税善举,已满足了他做一万件善事的誓愿。

  各位,袁了凡减税这一个决定,是为了求福呢?还是在修福?

  有的答:袁了凡是在还他求中进士的愿,应该是求福。

  有的答:袁了凡的减税,是为万民著想,心中甚至于并不一定有还愿的想法,因此他这一举动,应该是修福。

  各位,你们都答得很好。

  求福似乎比较简单明了。所以让我们先来研究修福。因为我近年来读诵研习,都以《金刚经》为中心,所以想以《金刚经》中对「修福」的观念,和各位加以研究。

  各位所常念的《金刚经》是鸠摩罗什大师所译。在他所译的《金刚经》中有这么一段:佛说后世「有持戒、修福者」,于佛所说的教理,「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里鸠摩罗什用了「持戒、修福」四个字。在《金刚经》的另一种译本中,即玄奘大师的《大般若波罗密经》第五七七卷,玄奘大师将这四个字译成「具足尸罗,具德具慧。」尸罗是戒字的梵文音译,所以「具足尸罗」即是「持戒」;而「具德、具慧」即是「修福」。换句话说,要具备德及慧两个条件,方是修福。

\

  什么是「德」?佛书中有一句经文叫「善满称德」。通俗些讲,就是说你善事做到家了,称为有德。德又有「福德」和「功德」之分别,这其间相差很远,我们在第二点讨论中,将细细研究。这里玄奘大师所用的「具德」,应该说是福德和功德两种都具备。换句话说:修福的人不是单做福德,也须做功德。

  什么是「慧」呢?慧即是智慧,大智慧在佛经中就叫般若,这是梵文的音译,读作「钵弱」。

  所以修福的人,不但是修德──修福德,修功德;还得修慧,六波罗密中的禅定、般若都包括在内。

  因为修功德又修智慧,所以修福的人必定心胸广大,我执轻微,以众生为对象,以普渡为愿力,这就和求福的只为了自己或小我的幸福、财富、名望、权势等有了极大的不同。

  不过话得说回来,「修福」固然是我们学佛的应该致力学习的法门,但「求福」还是值得提倡的。不但能求福总远比不知求福的好,而且在这个时代,高谈修福,怕有拒人千里的流弊。所以一切善事,不论为己为人,不论是大是小,我们都要赞扬称颂。对十善道行之有素的人,自会慢慢的懂得「不住相布施」及做功德的优胜向往,这是修菩萨行的同修们所应该特别注意的善巧方便。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么不同?

  禅宗里有一个很出名的掌故,那是达摩祖师初到中国和梁武帝的一段不相投机的对话。梁武帝听说西天有一位大德来临,就兴致很高的接见他,并问达摩祖师:「我一生造庙度僧,布施设斋不计其数,请问我的功德大不大啊?」达摩祖师回答:「实无功德。」这一来话就讲不下去,很可能梁武帝就此拂袖下殿,迳回后宫去了,自此不再见达摩大师。

  在《六祖坛经》中韦刺史以这件掌故请教六祖慧能。六祖的回答是:「武帝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六祖讲了很多道理,他的结论是:「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不是我祖师有错。」六祖所讲的道理,恐怕不是我们完全能听得懂,各位有兴趣研究,不妨请看《六祖坛经》的疑问品。我现在只选出其中一二点,相信是我们可以逐渐做得到的,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做真功德。

  六祖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吾我自大,常轻一切,即自无德。」又说:「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即不轻」就是说不轻视别人,「常行普敬」就是普遍的尊敬别人。

  所以功德这件事,说它容易,却又很艰难,像梁武帝造了这么多寺庙,做了无数的供斋、布施,可是达摩祖师说他并无功德;说它难做,却又似乎人人都能做得到,因为只要内心谦下,常能尊敬别人(重视别人的意见,对人有礼貌),不自己以为了不起,即是功德,各位听了觉得如何?

  现在我们对「功德」已有了一个约略的概念,我想和各位再研究一下《金刚经》中对「福德」和「功德」是怎样区别?使我们可以更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我在研究《金刚经》的时候,曾有过一个有趣的问题:鸠摩罗什大师有时用「福德」,有时用「功德」,他是不是随便使用这两个术语呢?今天我就不会有这样幼稚的问题了,因为几年来我觉得鸠摩罗什大师对于字眼的选择,是十分认真和严格的。

  所以我们如果能研究出,他在什么情况下用「福德」,又在什么情况下用「功德」,则对这两个术语的了解,一定更能清楚。

  我于是做了一番统计的工作,发觉他在全文中一共用了十八个「福德」,用了八个「功德」。分析下来,概括的说,凡是提到众生的布施,都用「福德」(有十五处),凡是说到对《金刚经》,信心清净,受持读诵,则用「功德」(有六处)。

  各位也许会问,还有三处「福德」,及二处「功德」是指什么呢?这二处「功德」,一是佛说他自己曾供养了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供养诸佛,是有极大功德。一是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佛也说有功德,但不及另一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所得的功德大。这里请各位注意,佛说的是菩萨的布施,并不是我们凡夫的布施。佛在《金刚经》一开始即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又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所以四相未除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梁武帝所布施的,大都是得人天福德的果,而菩萨的恒沙世界七宝布施,则在无量福德之外,更有功德。为什么呢?佛说:「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不贪著,故说不受,广行布施而若无其事,所以有无量功德。希望各位细心体会。

  还有那三处「福德」呢?那是闻《金刚经》经义而生净信,受持读诵及至四句偈等,都有福德。换句话说,布施固然有福德,诵经也有福德。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佛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

  1、福德是由布施(包括持戒、忍辱、精进)的因所产生的果。

  2、功德是对般若经典信心清净,受持读诵的因而产生的果。也可以说,功德是智慧(包括禅定)的结晶,而功德中也包含了福德。

  三、我们应该怎样修福?

  我希望各位不曾被我讲了一大堆的福德、功德、求福、修福而弄得头昏脑胀。让我来说一个掌故,各位也许可以轻松一下。

  据传说在中国苏州有一条自乡间通到城市的要道,每天有很多乡下人进出。这条街只有六尺宽,名叫六尺巷。这条巷在两家大园宅之中间,至于这条巷的由来,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不知道是在那一个年代,其中一家园宅的主人是在京中做丞相。有一天他收到家乡管家的一封紧急报告,说隔壁邻居无理,硬说两家之间的园地划界不清,照邻居的意思,我们得退进三尺,园地极大,若退进三尺,要损失很多土地,请示主人应该如何处理?这位丞相,看了管家的报告后,在他的报告后面,批了几个字:「让他三尺亦无妨。」管家收到主人的覆示后,就将主人「让他三尺亦无妨」的意思去告诉邻居,邻居听了,哈哈大笑,对管家说:「你看!你家主人多么大方,我可也不能小气,我也让他三尺亦无妨。」于是辟出了一条六尺宽的通道,便利了很多乡人,不必再绕道进城。这条通道就叫「六尺巷」。

  现在言归正传,我们应该怎样修福呢?各位自己及各位所熟悉的大德亲友,修福修得很多,我多少有些班门弄斧,不过尽我所想到的,提供各位三个半方法,以供作各位的参考,欢迎大家来信批评讨论。

  (一)不要批评人。这说说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一个值得介绍的心得,是尽量发掘对方的长处,欣赏他的长处,学习他的长处,赞美他的长处。当我们注意对方的长处时,自会减少批评。又千万避免在许多人面前批评一个人,或搬弄是非。这是修福,是修功德。

  (二)实践普贤十大行愿。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每一行愿都在修福,其中对一般学佛来讲,忏悔业障及恒顺众生最易引您走上修功德的正路。

  (三)受持读诵《金刚经》。劝您每天至少念一遍。这是出于我亲身的经验,体会到《金刚经》实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也是顶容易做得到的修福,而其功德无量。

  至于什么是半个方法呢?

  如果您和人争吵生气,或被人欺辱时,倘能生起「让他三分亦无妨」的心,往往可以堵造业之途,开修福之门。这是半个修福的法门,供各位一笑。祝各位福慧双修,谢谢各位。

  (一九九三年讲于纽约大觉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开示网